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认定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 道路交通事故按责任分类有哪些

道路交通事故按责任分类有哪些

时间:2024-06-23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5152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划分

1. 单方过错导致事故

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如果交通事故是由一方当事人的过错所导致,该当事人将承担全部责任。如果当事人逃逸,导致现场变动或证据灭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事故的真实情况,则逃逸的当事人将承担全部责任。如果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或毁灭证据,也将承担全部责任。

2. 多方过错导致事故

如果交通事故是由两方或两方以上的当事人的过错所导致,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影响和过错的严重程度,将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3. 无过错导致事故

如果各方当事人均没有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均不承担责任。如果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另一方当事人则无责任。

4. 不认定交通事故责任

公安机关并不对每个道路交通事故都能确定交通事故责任。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制约,公安机关调查后无法确定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因此不认定其负有交通事故责任。

5. 交通事故责任推定

交通事故责任推定是指在当事人逃逸、故意破坏现场、伪造现场、毁灭证据,或有条件报案但未报案或未及时报案的情况下,对当事人应负何种交通事故责任进行推定。责任推定的前提是根据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的行为与条件,而不是基于事故发生前的违法行为。如果当事人具备推定行为,但交通事故责任仍能够确定,仍将予以认定。只有当上述行为导致公安机关无法确定交通事故责任时,才适用交通事故责任推定。例如,当事人逃逸或故意破坏现场导致无法确定责任的,将推定其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有条件报案但未报案或未及时报案导致无法确定责任的,将推定其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各方有条件报案但均未报案或未及时报案导致无法确定责任的,将推定负同等责任。但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时,将推定机动车方承担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方承担次要责任。

6. 模糊责任

在交通事故处理实践中,存在一种情况,即当事人的部分违法行为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而另一部分违法行为由于证据不足无法确认。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简单地否认该违法行为的存在,因为它可能会影响当事各方承担的事故责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采用"模糊责任"的认定方式,即认定当事各方"都负有交通事故责任"。这是根据"当事人有违法行为,其违法行为与交通事故有因果关系,应当负交通事故责任"的逻辑推理得出的。公安机关在根据已掌握的证据判断当事人存在某些违法行为且与事故有因果关系,但缺乏充分证据来确认某些违法行为时,可以对当事人作出"负有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这样,当事人承担的具体责任量是"模糊"的,而应承担交通事故责任这一质的规定是明确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的规定解析

    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的责任原则。机动车一方需承担严格责任,但在符合法定条件时,责任可减轻。损失若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机动车一方可完全免除责任。

  • 一、逆行驾驶与闯红灯引发的交通事故责任承担

    逆行驾驶与闯红灯引发的交通事故责任承担问题。一般情况下,逆行驾驶一方承担主要责任,而闯红灯一方承担次要责任。逆行驾驶的罚款为200元,并且会扣除驾照分数。具体责任及处罚由交警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认定。

  • 交通事故责任人逃逸后的处理措施

    交通事故责任人逃逸后的处理措施。逃逸者会被交通管理部门查缉,并启动查缉预案和布控系统。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制定查缉预案,组织专门力量处理案件,并通过协查通报和社会公告等方式要求协助查缉逃逸车辆或提供线索。同时成立领导小组和督察办公室来指挥、指导专项

  • 多等级伤残赔偿数额的综合计算方法

    2002年12月1日之前,《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适用的标准是1992年公安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35-1992。至此,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从行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该标准进一步完善了伤残等级十级分类法,在全面规范人体伤残程度的同时,还

  • 法医司法鉴定委托合同模板
  • 法医临床鉴定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 道路交通事故按责任分类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