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认定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 违规牵引机动车报废途中事故责任如何认定

违规牵引机动车报废途中事故责任如何认定

时间:2023-12-04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5197

一、违规牵引机动车报废途中发生事故

夏某雇请段某驾驶一辆三轮摩托车用一根铁丝牵引其驾驶无号牌、制动不良的报废车前去报废。行车途中,因牵引铁丝脱落,为避让公路右侧的行人,由于报废车方向及制动不良,加之惯性作用,致使报废车冲上人行道,将在人行道上的行人余某撞倒,造成余某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的交通事故。经公安交警大队认定:段某、夏某共同承担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余某不负责任。

二、事故责任如何认定

本文认为,段某、夏某的行为都应定交通肇事罪。理由是:段某与夏某所驾车呈牵引与被牵引状态,机动三轮摩托车与牵引的报废车只能看成是一个整体,且违章牵引报废江铃车的行为系段某、夏某共同行为完成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的后果,应由段某、夏某共同承担全部责任,且段某、夏某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和发生重大事故致余某死亡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一)段某、夏某两人的行为均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

夏某雇请段某驾驶三轮摩托车,牵引其所驾驶的报废江铃车,段某接受了夏某的雇请,按照其要求驾驶三轮摩托车牵引报废江铃车。二人的行为均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六条第二款关于“大型、中型载客汽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以及其他机动车不得牵引挂车”的规定和第六十一条关于“牵引故障机动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二)被牵引的机动车宽度不得大于牵引机动车的宽度;……(四)对制动失效的被牵引车,应当使用硬连接牵引装置牵引;(五)牵引车和被牵引车均应当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汽车吊车和轮式专用机械车不得牵引车辆。摩托车不得牵引车辆或者被其他车辆牵引。虽然夏某驾驶的江铃车系报废车辆,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强制报废制度,……应当报废的机动车必须及时办理注销登记。”国家将报废的机动车仍然纳入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进行管理,只不过要进行强制报废。因此,报废的机动车仍然是机动车,段某驾驶三轮摩托车牵引夏某驾驶的报废江铃车,违反了相关交通管理法规,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应当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二)段某、夏某两人对本次交通事故均应承担主要责任

第一、二、三种意见,一种认为段某的行为是事故发生的条件,一种认为夏某只对此次事故负次要责任,因此,要么只认定夏某有罪,要么只认定段某有罪。笔者认为这三种意见的错误之处,是将段某、夏某两人的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后果割裂开来,没有正确认定两人对本次交通事故应当承担的责任。从表面看,本案中报废车方向及制动不良和惯性的作用是余某死亡的直接原因,但从全案分析,如果没有三轮车牵引,江铃车就不可能在道路上行使,如果不是违反相关牵引的交通法规,也不可能发生牵引铁丝脱落的情况,就不会发生江铃车撞人的交通事故,因此用三轮车违规牵引江铃车在道路上行使才是此次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而违反规定用三轮车牵引报废的江铃车,既不是段某一人的行为,也不是夏某单独的作用,是两人的共同行为完成。段某和夏某两人的行为都是本次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都应当对此次交通事故负主要责任,因此,交警部门关于“段某、夏某共同承担全部责任”的责任认定是正确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酒后驾车撞死人后逃逸的刑事责任及判罚

    酒后驾车撞死人后逃逸的刑事责任及判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酒后驾车造成事故后逃逸,根据不同情节可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逃逸导致他人死亡则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文章还详细列举了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和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定义。

  • 网约车平台监管机制

    网约车平台的监管机制。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应建设和完善政府监管平台,与网约车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包括对车辆、驾驶员和公司的资质审查与证件管理。同时,开展服务质量测评,公布相关信息,并依法调取和查阅相关数据信息。此外,文章还涉及网约车保险索赔规定,包括车

  • 交通事故诉讼开庭后一般处理时间

    交通事故诉讼开庭后的处理时间。一审通常在3-6个月内结案,二审需要3个月。结案后一个月左右,当事人可获得赔偿。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组成,包括首部、认定内容和尾部。责任认定书是交通事故处理中的重要文件,当事人不服可申请重新认定。

  •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申请的期限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调解期限及相关申请时限。当事人应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后十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调解申请。调解期限为三十日,可延长十五日。根据伤害程度或事故情况,分别规定了伤残评定申请和尸体检验及丧葬事宜的期限。逾期未处理者需承担相应费用

  • 代签事故认定书的非法行为及其无效性
  •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
  • 违规牵引机动车报废途中事故责任如何认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