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例赔付一般在哪些情况下发生
1、什么是比例赔付
比例赔付是指保险公司不按实际损失全额承担赔偿责任,而是按照实际损失乘以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的比例承担赔偿责任。
2、比例赔付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在车辆损失险、全车盗抢险、自燃损失险、新增加设备损失险中,如果保险金额低于保险价值,都将导致比例赔付。
举例说明如下:一辆价值12万元的普通桑塔纳轿车,按照6万元投保车辆损失险,如果车辆碰撞 后需要2万元修理费(假设是自己车的全部责任,并已附加不计免赔特约险),保险公司只赔偿1万元,计算方法是:赔款额=修理费×保险金额÷保险价值。
同样的事故,如果按照12万元足额投保, 将得到保险公司2万元的全额赔付。
二、交通事故的赔付原则有哪些
(一)直接赔偿原则。此种情形主要造用于机动车驾驶方存在过错,是事故的直接制造者和权利义务的直接承受者。
(二)先行垫付原则。针对的情况主要是未参加强制性保险的责任人无力赔偿(含仅有部分赔偿能力的情况)以及未查明事故责任人的情况下,为不使被害人的损害赔偿无法实现,立法上做出的强制性规定。实践操作中,基于公序良俗的价值原则,责令直接责任者承担先行垫付责任。
(三)替代赔偿原则。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基于保险合同的约定,由保险方承担的替代责任,即由保险公司在责任人参加的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三、如何认定交通事故的责任
如何认定交通事故的责任即交通事故的归责原则,就是指在行为人的行为致人损害后,根据何种标准和准则确定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它既是认定侵权构成,处理侵权纠纷的基本依据,也是指导侵权损害赔偿原则的基本准则。当前,世界各国对道路交通事故采取的归责原则大致有四种:一是过错责任原则;二是过错推定责任;三是无过错责任原则;四、公平责任原则。
(一)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是以当事人的主观过错为其构成侵权行为的必备要件的归责原则。过错就是行为人行为时的故意或过失的主观心理状态。在过错责任原则下,对一般侵权责任行为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二)无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当事人实施了加害行为,虽然其主观上无过错,但根据法律规定仍应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有特殊要求:
1、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必须有法律的明确规定。
2、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告只需证明损害事实的存在及与其有因果关系。
律师推荐:北京律师 浙江律师 深圳律师 江苏律师
交通事故中受害人及亲属请求赔偿的主体资格认定问题。对于权利继承人和被抚养人作为原告的情况,应处理所有权利继承人和被抚养人的权益,不能仅列其中一人。机动车损害赔偿主体资格和责任认定方面,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驾驶员承担主要赔偿责任,单位或车
交通事故赔偿的程序,包括赔偿项目和调解赔偿程序。赔偿项目涵盖了医疗费、误工费等多个方面,并涉及到不同情况的细化处理。调解程序由公安机关主持,经过调解达成协议后会制作调解书,否则将制作调解终结书。若一方不履行协议,当事人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平安险的责任范围,包括装卸或转运时货物落海、运输工具意外事故等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属于平安险的责任范围,保险公司应承担赔偿责任。而运输迟延引起的损失和费用不在平安险范畴之内,船员行为中的过失或不履行职责造成的货物损失则可能有免责情况。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承担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由侵权人承担举证责任。污染者需承担因污染环境造成的侵权责任,并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无过错或减轻责任的情况。若涉及多个污染者或第三人过错,责任大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被侵权人可向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