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死亡赔偿协议需要由分配权的近亲属或者近亲属代表进行签字。这是因为工伤死亡赔偿并不是死者的遗产,而是对近亲属财产损失的一种补偿。因此,它不能作为遗产继承的一部分。其中,一次性丧葬补助费和供养亲属抚恤金都有明确的指向性,不能作为共同财产损失参与分配。
唯一可以参与分配的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在司法实践中,一般参照继承法关于继承人范围的规定,考虑与受害人的关系、劳动能力及共同生活紧密程度,以照顾妇女和儿童的原则来确定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分配。
因此,用人单位与工伤职工的近亲属达成的工伤赔偿协议书,享有分配权的人包括配偶、子女和父母。这些人可以亲自签字,也可以由近亲属授权的代表签字。如果近亲属推举代表签字,应当出具一份授权委托书,而这份委托书一般应经过公证。
工伤死亡赔偿金包括丧葬费、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
丧葬费的标准是根据单位所在统筹地区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倍。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交通事故中全责车主死亡是否还用赔偿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即使全责车主死亡,其财产和保险公司仍要承担赔偿责任。在特殊情况下,如损失由受害人故意造成,保险公司则不予赔偿。因此,全责车主的死亡不能免除对责任受害人的赔偿责任。
擅自出售报废车辆引发交通事故时相关责任承担问题。被告违反国家报废车辆回收规定,擅自出售报废车辆,导致车辆重新上路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其出售行为与事故损害结果的发生有直接关联,属于共同侵权中的间接结合侵权行为。因此,被告需承担相应责任。
交通事故中的赔偿问题,包括财物损害、人身伤害和精神损害的赔偿。受害人需要向法院提供多种证据来支持其索赔,包括公安机关的文书、医院诊断证明、费用凭证、误工损失证明、伤残评定结论、抚养关系证明和财物损失证明等。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工伤包括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