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后无误工损失证明
赵某某与王某某同为某运输公司职工。2015年10月20日,赵某某驾驶该公司车辆与王某某发生交通事故,致王某某受伤,经交警大队认定,赵某某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王某某不承担事故责任。2015年11月27日,王某某向法院起诉赵某某及该公司,要求赔偿其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15478元。但王某某未提供误工损失证明,仅提供了驾驶证、行车证、道路运输许可证、和从业资格证证明其从事交通运输业。
二、可否要求赔偿误工费
关于王某某的误工费应否支持的问题,有意见认为,原告未就其误工减少的收入提供相应证据的,可视为其举证不能,不应支持其误工费。
本文认为,原告已提供证据证明其从事交通运输业,应按行业标准计算其误工费。
(一)两被告均承认原告为其公司职工,且受伤后入院接受治疗。因此,即使原告未能提供误工损失证明,也不能否认原告因误工导致收入减少的事实,也就是说,原告的确实存在误工损失。
(二)从日常经验法则的角度看,本案被告为原告的用工单位,其很可能为了减轻己方的赔偿压力而故意不给原告出具相关证明。这种情况下,如果仅因为原告未提供误工损失证明就驳回其误工费请求,对原告显然不公平。
(三)原告提供的证据及其为运输公司职工的事实已能证明其从事交通运输业。《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规定:“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因此,可按交通运输业的平均工资计算原告的误工费。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提供误工损失证明的,不宜直接驳回其诉请。应先向当事人释明,如果当事人能够提供其他证据证明其收入减少的事实,可依法予以确认;如经释明,当事人仍未提供相应证据,可视为其就诉请举证不能,不能按其诉请支持其误工损失。
交通事故误工费赔偿是否包含五险一金的问题。我国法律规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或无固定收入的情况下,均可主张五险一金赔偿。受害人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计算误工费,包括收入证明、病历或出院小结等。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
交通事故责任方应承担的费用,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营养费、交通费等相关赔偿项目。如果事故导致受害人伤残,责任方还需赔偿残疾赔偿金和精神损失抚慰金等费用。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责任方应当赔偿包括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丧葬费在内的合理费用。
湖南省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项目的计算标准,包括医疗费、残疾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营养费、误工费、交通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残疾辅助器具费、精神损害抚慰金以及后续治疗费用的具体计算方式和标准。
交通事故二次手术后起诉是否超过诉讼时效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受害人应在一年的诉讼时效内提起诉讼。同时,二次手术费用的误工费赔偿应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伤残赔偿金与二次手术误工费间存在交叉。被告应赔偿原告在二次手术治疗期间的合理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