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李某驾驶摩托车上班途中在小区与卡车发生交通事故,李某当场死亡。事故发生后上海某区交警支队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李某无证驾驶未定期检验的车辆且未让右方来车先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负事故主要责任;卡车司机车辆制动不符合标准且未注意安全驾驶义务承担事故次要责任。
李某近亲属向上海某区劳动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2008年3月某区劳动保障局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款之规定不认定工伤。
本案的焦点问题是,无证驾驶是否应当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款之规定不属于工伤。
首先,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于2000年12月14日发布的复函,无证驾驶车辆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属于违法行为。根据《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九条的规定,因无证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而造成负伤、致残、死亡的,不应认定为工伤。然而,该复函所依据的法规已经失效,被《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替代。2004年1月1日施行的《工伤保险条例》将原来的“犯罪或违法”规定变更为“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
其次,根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于2004年6月4日发布的意见,新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取消了过去规定中有关责任因素、上、下班路线等条件,其立法本意是为了保护职工合法权益,放宽认定工伤的条件。然而,《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无证驾驶车辆的行为并没有违反治安管理,而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因此,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来判断无证驾驶是否应当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无驾驶证的人、醉酒的人驾驶机动车辆,或者把机动车辆交给无驾驶证的人驾驶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然而,该法并没有规定无证驾驶车辆的行为违法治安管理,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了无证驾驶属违法应处罚行为。因此,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来判断无证驾驶是否违反治安管理。
本案中劳动保障部门认定李某违反治安管理没有法律事实依据。李某虽无证驾驶摩托车,但是公安交警部门仅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李某无证驾驶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而是否违反治安管理应当有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进行认定。劳动保障部门在作出不属于工伤认定结论时,并没有公安机关关于李某违反治安管理的法律认定也没有法院的判决文书。因此,劳动保障部门超越了职权范围对李某无证驾驶的行为无权进行法律定性,更无权以此对李某作出不属于工伤的认定。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项目,包括人身损害赔偿和车物损坏赔偿。人身损害赔偿涵盖多种费用,如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车物损坏赔偿涉及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损失等。医疗费的计算包括挂号费、治疗费等,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计算。误工费的计算则根据当事人的误工时间和
交通事故的分类。根据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程度,交通事故可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轻微事故指造成轻伤1-2人或一定财产损失的事故;一般事故指造成重伤或更多轻伤及一定财产损失的事故;重大事故涉及死亡或重伤及较大财产损失;特大事故则指造
交通事故中因二次手术和后续治疗费用的赔偿问题。根据相关法规,受害人有权获得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伤残导致的必要费用和收入损失的赔偿。对于二次手术和后续治疗费用,法院通常要求在实际发生后另行主张,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或鉴定结论。因此,受害人在出院时
办理无重大交通事故证明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驾驶人可在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办理从业资格证时获取该证明。办理流程包括提交申请、审核材料、查询核实等步骤,同时需要注意一些不予提供证明的情况,如驾驶证信息不完备、因交通事故受到处罚等。该证明的提供旨在保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