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5日,瑞昌市看守所与李某某签订了一份房屋出租合同,约定将位于长河堤上已倒塌的三间废弃车库交由李某某重建,工程费用约为12000元。根据合同,李某某将重建房屋并在三年内租用,期满后将房屋完整交还给瑞昌市看守所。
2011年9月6日和2013年5月11日,瑞昌市水利局分别向李某某下达了行政处罚告知书和拆除通知,要求李某某自行拆除违法建筑。2013年,瑞昌市决定征收该争议房屋,并与李某某签订了拆迁补偿协议。
针对瑞昌市看守所的诉讼请求,存在两种观点:
1. 第一种观点认为,根据双方签订的租赁合同及相关证据,可以确定拆迁房屋的所有权人为瑞昌市看守所。李某某取得的拆迁补偿款应归瑞昌市看守所所有,其中的32793元应返还给瑞昌市看守所。
2. 第二种观点认为,双方签订的租赁合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强制性规定,属于无效合同。李某某依据无效合同建造违法房屋并以该房屋取得拆迁补偿款,其取得的拆迁补偿款应返还给征收单位瑞昌市湓城街道办事处。
笔者支持第二种观点,理由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规定,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和从事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为无效合同。
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瑞昌市看守所与李某某签订的租赁合同违反了上述法律规定,应被认定为无效合同。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依据无效合同取得的财产应返还。因此,李某某依据无效合同建造的违法房屋以及取得的拆迁补偿款应返还给征收单位瑞昌市湓城街道办事处。
根据以上法律分析,瑞昌市看守所要求李某某返还拆迁补偿款的诉讼请求没有法律依据,应予以驳回。
租赁商铺中,出租人隐瞒商铺是违法建筑的事实导致承租人损失时房东应赔偿租客的问题。文章还分析了商铺租赁合同中的承租地点、租金递增及时间点、租赁保证金或履约保证金、拆迁赔偿等事项的约定。特别是拆迁赔偿问题,指出承租人需与出租人约定双方关系的处理,包括补偿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的相关法律规定。在征收范围内,任何新建、扩建、改建等行为可能违法,且不予补偿。征地后抢栽、抢种、抢建行为同样不会得到补偿,甚至可能构成犯罪。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无证房屋的特殊情况,这些房屋虽可能被视为抢建行为,但不一定是违法建筑
厂房拆迁是否违建的判断依据,涉及城乡规划法和权属证书等方面。文章指出仅凭航拍图无法确定建筑是否违法。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未按照许可证规定进行建设,可能面临拆除和罚款。同时,文章还涉及企业拆迁补偿标准,包括拆迁资产、停产停业损失、搬迁费用等。奖励
土地未获审批的厂房拆迁补偿问题。根据法律规定,违法建筑一般不予补偿,但若是政府原因导致土地未获审批,被拆迁人有权维护自己的利益。企业拆迁补偿包括拆迁资产的补偿费用、停产停业损失补偿费用、搬迁补偿费用以及拆迁政策发生的奖励费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