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事故纠纷案中,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后,关于调解书的效力存在两种不同观点:
1. 一种观点认为,调解协议后,原侵权债务转变为合同债务,双方有义务全面履行。
2. 另一种观点认为,调解协议并不自动具备法律效力,法院应对权利人进行释明义务。如果权利人选择按合同债务起诉,这是权利人对自己民事权利的最终处分,应尊重当事人的选择。如果权利人选择按侵权债务起诉,法院不应依职权将案件按合同债务审理。
本案中,被告一方拒绝履行调解协议,原告以合同债务起诉要求被告履行义务更为便捷可行。法院从维护被害者权益的角度出发,认定协议书的效力,符合公平和正义的基本原则。
受援人李某,女,1946年9月13日生,家住厦门市思明区内武庙街。2006年7月21日,被告司机驾驶货车在湖滨南路撞伤原告,原告在医院治疗38天,交警部门认定被告负全部责任。2006年12月4日,双方在交警部门主持下达成协议,被告赔偿原告各项费用。
2007年2月5日,厦门市思明区法律援助中心指派本援助律师为原告提供法律援助。律师通过调取证据、与当事人会谈,并全面掌握案情后,以要求被告履行赔偿协议为诉讼请求向法院提起诉讼。庭审过程中,双方围绕被告驾驶行为是否属于职务行为、被告签署调解书是否属于代理行为以及调解书的效力等问题进行辩论。
律师提出以下观点:
1. 被告司机的驾驶行为属于职务行为,因其发生在上班时间且在执行被告公司的职务。
2. 被告司机在调解书上签字,并与被告共同向保险公司索赔,表明被告承认其司机的代理行为。
3. 原被告在交警部门主持下达成的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内容符合法律规定,因此是合法有效的。
最终,法院判决支持了律师的上述观点。
同一交通事故受害方的共同诉讼和交通事故受害方的赔偿方式。共同诉讼中,当事人可以合并审理,形成共同诉讼,其中一方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可能产生效力,视具体情况而定。赔偿方式包括协商解决、调解程序和诉讼程序三种途径。根据不同情况,当事人可以选择
交通事故赔偿未果后的法院起诉流程。首先介绍起诉与受理过程,包括递交起诉状和立案。接着详述审前准备,如发送起诉状副本给被告和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材料。然后阐述开庭审理过程,包括通知当事人、核对身份、告知诉讼权利和义务等。另外,文章还解析了交通事故人身损害
交通肇事罪中检察院到法院审理的时长,以及交通肇事罪的定义、量刑标准。检察院审查起诉期限为六个半月,而法院审判阶段简易程序为20天,普通程序为3个月。一般情况下,案件从移送到检察院到法院判决需要一个月。量刑标准根据事故后果和肇事者行为不同,可分为三年以
道路交通事故的分类和处理的八大注意事项。事故分为轻微、一般、重大和特大事故,根据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伤亡程度不同进行分类。处理交通事故时,应注意报警、申请法院财产保全、重新检验鉴定、申请保险金保全等事项。在交警调解时,应慎重签定调解书,避免签订过低数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