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法院通知当事人在7日内缴纳诉讼费,并进行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对裁定不服的当事人,可以在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案件受理后,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在开庭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地点、时间和承办人。对于公开审理的案件,法院会提前3日进行公告。
法院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并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并提供证据。法院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进行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并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对证据材料发表意见。
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可以协议解决纠纷并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当事人在调解笔录上签字后,调解协议生效。如果双方未达成调解协议,合议庭将作出裁决。
当事人应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如果当事人不同意裁决,可以在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如果当事人同意裁判裁定,应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法院申请执行。如果当事人不同意裁判裁定,可以在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应提供交警部门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终结书和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认定书。
自然人应提供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法人或其他组织应提供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或工商登记清单、社团法人登记证等。如果当事人在诉争的法律事实发生后曾有变更,应提交变更登记资料。对于道路交通损害赔偿纠纷中死者亲属的当事人,应提交死者第一顺序继承人的证明及继承人基本情况的证明。
人身受损的,应提供医院出具的疾病证明书、出院证明书、转院证明书、法医鉴定报告、医疗费发票、伤者误工工资证明、护理人员的工资证明、残疾用具价格证明、供养人的基本情况证明、交通费住宿费发票等。
财物受损的,应提交财物损失的评估报告和维修发票。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的分配规则。赔偿权利人主要为与死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范围内的近亲属,分配原则不同于遗产分配,考虑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和生活来源等因素。债权人不能要求抵债,死亡赔偿金不属于遗产,不能通过遗嘱处分。
交通事故中全责车主死亡是否还用赔偿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即使全责车主死亡,其财产和保险公司仍要承担赔偿责任。在特殊情况下,如损失由受害人故意造成,保险公司则不予赔偿。因此,全责车主的死亡不能免除对责任受害人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后缺乏损害赔偿资金与能否继续开车的问题。对于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即使肇事者没有钱赔偿,只要驾驶证未被吊销仍可开车。对于伤害事故赔偿涉及的问题如轻伤的民事赔偿责任、涉嫌交通肇事罪时的法律风险等做了详细阐述。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和
因离婚导致的交通事故中,肇事车主应承担的赔偿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解释,车主需赔偿受害人的医疗费、交通费、住宿费等多项费用。如受害人因伤致残或死亡,车主还需赔偿相应的残疾赔偿金、丧葬费等其他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