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法 > 交通法规 > 道路交通安全法释义第九十一条

道路交通安全法释义第九十一条

时间:2020-05-25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9176

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千元罚款。

一年内有前款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被处罚再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释义】本条是对饮酒后或醉酒后驾驶机车行为的处罚规定。

在公共交通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是一项需要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四肢协调配合良好的活动,特别是在交通日益发达、机动车数量成倍增长的今天,更是如此。饮酒后人的身体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身体中与酒精含量相关的物质达到一定数量会导致注意力的分散、无法集中,身体协调能力下降,超过一定数量,达到醉酒程度,则会产生神志恍惚、无法控制四肢动作的情况。、人在这种情况下驾驶机动车会对他人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什么样的威胁,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本条法律对饮酒后驾车、醉酒后驾车分别规定了较为严厉和严厉的处罚措施。只要酒后驾车,虽然神志还清醒,也要一律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并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醉酒后还驾驶机动车的,除了要约束其至酒醒,还要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同时还要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

对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驾驶人员,如果他在工作时喝酒,如果他喝醉了还驾驶营运机动车辆,本条在第二款规定了较一般饮酒后驾车、醉酒后驾车更为严厉的处罚。因为营运车辆面对的是社会公众,搭乘众多顾客,直接威胁公众的人身安全,必须严厉惩处。所以本条对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分别规定了饮酒后驾车、醉酒后驾车处罚的最高上限:五百元罚款,并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驾驶证;十五日以下拘留和二千元罚款,并处暂扣六个月驾驶证。

当然,机动车驾驶人究竟是否饮了酒,是否醉酒,不以任何人声明或指认为准,而要用证据说话。所幸科学的进步,已经有条件为我们提供检测驾驶人是否饮酒、醉酒的仪器,要用它提供的数据来说话。公安机关也应当明确规定认定饮酒、醉酒的数据标准,并予以公示,以便执法对象监督。

本条在最后一款规定,如果驾驶人在一年内有前两款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则要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对这种多次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给予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和取消其五年内的驾驶营运机动车资格的严厉处罚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说明行为人不是偶犯,而是屡教不改,只有给予严厉处罚,才能最大限度防止在道路上通行的公众的安全受到威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案件中的死亡赔偿金支持问题

    刑事案件中死亡赔偿金的支持问题。法院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仅支持物质损失赔偿,不支持死亡赔偿金或精神抚慰金赔偿请求。但犯罪嫌疑人自愿赔偿不被禁止。被害人家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丧葬费等。同时,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情况也有相应规定

  • 深圳车辆使用伪造车牌证的法律处罚

    深圳车辆使用伪造车牌证的法律处罚。使用伪造车牌证的驾驶员将面临拘留和罚款,并根据具体情况扣留机动车。同时,交警在现场勘查时需详细记录事故地点、车辆痕迹等信息,对变动现场记录原因和反常现象,有助于确定事故过程和责任分析。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规定中关于道路通行、实习期、驾驶特定车辆、机动车标志及载物的详细规定和处罚标准。文章强调了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包括实习期内驾驶人员的特殊要求和处罚措施。

  • 货车压线违规处罚规定

    货车违反禁止标线指示的违规行为及其处罚规定。违规行为包括压黄线、越线、在禁止停车路段停车、在不允许调头或左转的路段行驶等。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这些行为会受到扣除3分和罚款200元的处罚措施。若其他法律法规有另外的规定,则按照规定进行处

  • 酒精含量172逃逸的法律处罚
  • 酒后肇事逃逸的判定标准
  • 什么情况不能超车
交通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