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当事人权利义务
设立拍卖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一百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注册资本
(二)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和章程;
(三)有与从事拍卖业务相适应的拍卖师和其他工作人员;
(四)有符合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的拍卖业务规则;
(五)有公安机关颁发的特种行业许可证;
(六)符合国务院有关拍卖业发展的规定;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拍卖企业经营文物拍卖的,应当有一千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注册资本,有具物拍卖专业知识的人员。拍卖活动应当由拍卖师主持。拍卖师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高等院校专科以上学历和拍卖专业知识;
(二)在拍卖企业工作两年以上;
(三)品行良好。被开除公职或者吊销拍卖师资格证书未满五年的,或者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不得担任拍卖师。拍卖师资格考核,由拍卖行业协会统一组织。经考核合格的,由拍卖行业协会发给拍卖师资格证书。拍卖行业协会是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法人,是拍卖业的自律性组织。拍卖行业协会依照本法并根据章程,对拍卖企业和拍卖师进行监督。
拍卖人有权要求委托人说明拍卖标的的来源和瑕疵。拍卖人应当向竞买人说明拍卖标的的瑕疵。拍卖人对委托人交付拍卖的物品负有保管义务。拍卖人接受委托后,未经委托人同意,不得委托其他拍卖人拍卖。委托人、买受人要求对其身份保密的,拍卖人应当为其保密。拍卖人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以竞买人的身份参加与自己组织的拍卖活动,并不得委托他人代为竞买。拍卖人不得在自己组织的拍卖活动中拍卖自己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拍卖成交后,拍卖人应当按照约定向委托人交付拍卖标的的价款,并按照约定将拍卖标的移交给买受人。
买受人违约责任的特殊性,其主要涉及拍卖活动中的多方主体。买受人的违约责任仅限于与特定拍卖人之间的关系,遵循严格责任原则。对于违约金与保证金的适用,当事人可以选择其中之一来追究违约责任。相关法规规定了违约责任的多种承担方式,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
拍卖的基本规定,包括规范拍卖行为的目的、适用范围、定义、活动原则、监督管理机构等内容。第二章规定了拍卖标的的范围、禁止作为拍卖标的的物品以及需审批的拍卖标的等。第三章则重点介绍了拍卖当事人的定义、拍卖企业的设立条件等。
拍卖行为的规范,旨在维护拍卖秩序和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拍卖企业的拍卖活动,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同时,规定了拍卖标的的所有权和处分权,禁止买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物品或财产权利,并强调了审批手续和强制拍卖
不动产司法拍卖的详细流程,包括拍卖公告的发布、财产评估、拍卖机构的资质要求、产权变更登记等。拍卖活动需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并受到法院监督。拍得不动产需缴纳款项后才能办理产权变更手续。整个流程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确保公正公平的执行结果,为当事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