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政府征地程序的合法性问题,可以拒绝征地拆迁。
1. 复议时一并提出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七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
(一)国务院部门的规定;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
(三)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
前款所列规定不含国务院部、委员会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规章的审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办理。
2. 诉讼时一并提出
《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对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时,可以一并请求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前款规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含规章。
然而,附带性审查存在其他限制条件。首先,只有因以该文件为依据做出的行政行为受到影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出附带性审查要求。其次,对规范性文件提出审查只能依附于具体案件作为一个诉讼请求提出,而不能单独作为一个案件提出。再次,就审查范围而言,一般规章以下的文件才能附带性审查。
1.建设项目用地批准文件及申报材料
建设项目“一书两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征地批文及申报材料
“一书四方案”(建设用地项目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供地方案)、征地调查确认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和勘测定界图、征地红线图等。
3.决定及方案
拟征地公告、征收土地公告、征收决定及补偿方案、补偿决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4.拆迁方可能发出的限期拆除通知书、决定书,断水断电通知等等
鱼塘征收补偿标准的合法维权途径,包括被征收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文章还介绍了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的法律规定,包括补偿费的管理和使用、青苗补偿费和附着物补偿费的归属、安置补助费的归属和使用、资金存放和公开使用情况等。
征地拆迁中下发告知书、通知书是否可诉的问题。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就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包括具体行政行为和行政事实行为。如果通知书等存在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情况,当事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在征地拆迁纠纷中,只要政府
征地补偿纠纷属于行政诉讼范畴。根据土地管理法和行政诉讼法,征地补偿纠纷提起诉讼的案件属于行政诉讼。补偿原则为适当补偿,保持被安置农民原有生活水平。补偿方式包括实物安置和货币补偿,补偿标准由省、市、自治区制定,主要考虑被拆迁房屋建设投入的费用和区位价。
在征地拆迁中,最适合进行听证程序的时机是在拆迁公示时。依据我国行政处罚法,听证程序在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进行,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听证程序包括公开进行、当事人可委托代理、调查人员提出证据等步骤。非法强制拆迁的救济方法包括向公安机关提出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