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房地产卖方有意将房地产拍卖业务交于拍卖行,并且拍卖行也有意承接该业务时,双方应在卖方向受理拍卖业务的拍卖行明确委托后签订委托协议书。
为了进行房地产拍卖委托,一般需要提供以下相关证明文件:
拍卖行应对委托人提供的产权证明、有关文件批文、证明材料进行进一步核实、取证,并进行现场勘察。文件和资料核实内容主要包括:
在具备接受拍卖委托条件后,按照《拍卖法》的要求,结合所拍卖房地产标的的特点签定委托拍卖合同,对有关事项进行明确规定。一般房地产委托合同应包括以下内容:
具体工作如下:
(1) 选择房地产估价机构及对估价师的资格进行确认
(2) 提出估价目的
(3) 与评估机构签定委托评估协议,提供评估所需的资料
(4) 与评估师一道现场看房,获取评估所需的现场资料
(5) 评估师出具评估报告
拍卖底价确定的主要依据是:
(1) 卖标的房地产估价报告。评估报告应该由具有资质和经验的房地产评估机构出具
(2) 双方对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一般因素、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加以分析。这些因素的分析对确定房地产拍卖标的的底价、起拍价和加价幅度也是有益的
(3) 拍卖行的经验
(4) 在与委托人共同对估价报告和各种因素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并在取得一致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拍卖底价和起拍价
公告信息内容应包括:
- 委托房地产的名称、坐落、土地面积、建筑面积、用途及使用年限等
- 拍卖房地产的使用、占用或租赁情况
- 产权性质
拍卖行、竞买人按公告的时间、地点,以正常的拍卖程序、规则对拍卖房地产进行公开叫价。应价最高者为买受人;反之,拍卖行宣布不成交并撤回拍卖标的。
现场竞买成功后,一般情况下,买受人应立刻交纳成交价一定比例的款项作为定金,并在拍卖行的协助下与委托人签定拍卖房地产的转让合同书,协助买卖双方做好房地产权属转移和登记等各项工作,以最后取得房地产产权证书或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窗口受理单为止,拍卖过程才告最终结束。
工资强制执行的处理方法,包括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强制执行的措施等。在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存款,扣留、提取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财产等。通过这些措施,确保被执行人履行法律义务。
拍卖标的物的法律规定。其中,禁止拍卖的物品如国家自然资源等不得进行拍卖;限制拍卖的物品包括房地产、国有土地使用权、文物和国有资产等,其拍卖需依法进行并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国家限制流通的物品依法只能在特定主体间进行买卖或交换。
经济适用房法院的拍卖限制。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当事人只有一套房屋时,法院可以查封但不能拍卖。同时,法律规定不得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包括被执行人及其家属生活必需品、未公开的发明等。对于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必需的居住房屋,法院可以进行查封,但不得拍
拍卖房的风险及相关税费问题。购买拍卖房产权存在不确定性,买家需核查产权清晰。现场考察了解房屋详情及费用情况,共有财产需所有人书面同意。交吉和不交吉的房产存在不同风险,买家需注意选择。购买拍卖房还需缴纳多种税费,包括拍卖佣金费、营业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