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拍卖法 > 拍卖法法律法规 > 强制拍卖中优先购买权的保护

强制拍卖中优先购买权的保护

时间:2024-10-03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9681
我国对强制拍卖中优先购买权的保护的规定有哪些?强制拍卖中保护优先购买权有哪几种方法?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强制拍卖中优先购买权的保护的相关资料,以供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法院强制拍卖程序中是否保护优先购买权

一、法律规定保护优先购买权

根据现行民事实体法的规定,对于共有人、承租人和有限公司股东的优先购买权享有明确保护。民法通则第七十八条第三款规定,按份共有财产的每个共有人有权要求将自己的份额分出或者转让。但在出售时,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的权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92条也规定,共同共有财产分割后,一个或者数个原共有人出卖自己分得的财产时,如果出卖的财产与其他原共有人分得的财产属于一个整体或者配套使用,其他原共有人主张优先购买权的,应当予以支持。合同法、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和公司法也分别规定了承租人、房屋所有人和股东的优先购买权。

二、争议:法院是否保护优先购买权

在法院执行程序中,对于优先购买权是否受到法院保护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民法上的优先购买权仅适用于市场经济中当事人自主交易的情况,不适用于强制执行程序。在民事执行程序中,法院代替债务人行使对被执行财产的处分权,无需考虑优先购买权人的利益。此外,执行程序中常遇到共有人和承租人要求行使优先购买权,但又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购买,给法官带来困扰,无法及时结案。一些被执行人也会利用法律漏洞,在法院查封前或查封后制定租赁合同,干扰执行工作。基于这种观念,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明确否定了执行程序中对于优先购买权的保护。另一种观点认为,优先购买权是法定权利,无论在当事人自主交易活动还是法院的强制拍卖程序中,都应予以保护,不能随意剥夺。

三、笔者观点:应保护优先购买权

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民事执行的使命是保护债权人的民事实体权利,除了某些不适于执行的权利外,强制执行法都应予以保护。优先购买权作为民商法上当事人的法定权利,在民事执行程序中具备获得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大陆法系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理论和立法上都承认了强制执行程序中优先购买权的保护问题。根据杨*龄教授的观点,强制拍卖也是一种买卖行为,不影响优先购买权人的权利。因此,在执行程序中,法院应当通知优先购买权人,让其参与竞买,并根据竞价结果进行处理。最高人民法院起草的《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中也明确规定了优先购买权的保护方法。

强制拍卖中保护优先购买权的两种方法

优先购买权的实现需要满足两个要素:购买条件相同,以及基于同样的购买条件作出了购买意愿的表示。在法院拍卖程序中,对于优先购买权的保护有两种方法:跟价法和询价法。跟价法是指法院通知优先购买权人直接参与竞买,与其他竞买人一起竞价,最终以最高价者获得拍卖物。这种做法将优先购买权人视为一般竞买人,因此,优先购买权人必须按照拍卖公告的要求进行竞买登记,并交纳拍卖保证金,才能行使和实现其优先购买权。询价法是指法院通知优先购买权人到拍卖现场,但不直接参与竞价。在竞价结束后,拍卖师询问优先购买权人是否愿意购买。如果优先购买权人不愿购买,则拍卖物由最高价竞买人购得。如果优先购买权人愿意购买,则拍卖师询问最高价竞买人是否愿意加价,如果最高价竞买人不愿加价,则拍卖物由优先购买权人购得。如果最高价竞买人表示愿意加价,则在加价后再次询问优先购买权人。如此反复,直至其中一方退出,拍卖才成交。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线咨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全财产拍卖程序及条件

    保全财产的拍卖程序及相关条件。法院根据规定对被执行人的保全财产进行拍卖,同时拍卖标的的房地产需符合一定条件,包括不得买卖转让的房地产、以出让或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房地产以及集体所有土地上建成的房屋等。拍卖过程中,法院会委托拍卖机构并对其进行监

  • 拍卖法律关系的定义和特点

    拍卖法律关系的定义和特点。拍卖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调整在拍卖当事人之间形成的特殊法律关系,其特点包括基于合同性、相对复杂性和以拍卖人的权利义务为核心。拍卖法律关系涉及委托人与拍卖人、拍卖人与买受人之间的多种关系,是一种相对复杂的交易方式。

  • 法院公示和拍卖程序

    法院公示和拍卖程序的相关内容。文章指出,法院网站应提供公示和公告功能,拍卖信息也会在当地报纸等媒体上公告。在拍卖前需进行价格评估,评估结果需及时送达给执行双方当事人。法院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强制拍卖或允许被执行人自行变卖财产。确定拍卖机构时需遵循相关

  • 委托拍卖合同及相关文件

    委托拍卖合同及其相关文件的详细内容,包括委托人的资料、标的物资料、拍卖公告、竞买登记记录、拍卖规则、拍卖笔录、成交确认书以及移交标的物的资料等。文章还介绍了拍卖资料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要求,包括存档时限、检索方式等,强调企业应建立主要拍卖数据库以实现档案

  • 拍卖标的加价幅度、成交价、佣金的定义与解释
  • 股东优先权与拍卖制度的冲突及解决方法
  • 第一章 拍卖的基本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