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拍卖方式的买卖合同,涉及以下当事人:
拍卖人应当在拍卖日七日前发布拍卖公告。对于无保留价的拍卖标的,拍卖师应当在拍卖前予以说明。对于有保留价的拍卖标的,如果竞买人的最高应价未达到保留价,该应价不会生效,拍卖师应当停止拍卖标的的拍卖。
竞买人的最高应价经拍卖师落槌或者以其他公开表示买定的方式确认后,拍卖成交。拍卖成交后,买受人和拍卖人应当签署成交确认书。
如果委托人违反本法第六条的规定,委托拍卖其没有所有权或者依法不得处分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如果拍卖人明知委托人对拍卖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没有所有权或者依法不得处分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在拍卖方式的买卖合同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如果拍卖人或委托人违反本法第十八条第二款、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未说明拍卖标的的瑕疵,给买受人造成损害的,买受人有权向拍卖人要求赔偿。如果属于委托人的责任,拍卖人有权向委托人追偿。
如果拍卖人或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者品质,他们将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对于因拍卖标的存在瑕疵而未声明的情况,请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
对于因拍卖标的存在缺陷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害请求赔偿,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拍卖人有权要求委托人说明拍卖标的的来源和瑕疵。拍卖人应当向竞买人说明拍卖标的的瑕疵。拍卖人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以竞买人的身份参与自己组织的拍卖活动,并不得委托他人代为竞买。拍卖人不得在自己组织的拍卖活动中拍卖自己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拍卖成交后,拍卖人应当按照约定向委托人交付拍卖标的的价款,并按照约定将拍卖标的移交给买受人。
拍卖标的物的法律规定。其中,禁止拍卖的物品如国家自然资源等不得进行拍卖;限制拍卖的物品包括房地产、国有土地使用权、文物和国有资产等,其拍卖需依法进行并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国家限制流通的物品依法只能在特定主体间进行买卖或交换。
拍卖委托主体相关内容。在拍卖中,委托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拍卖企业在接受委托时需审查委托人资格。委托人享有办理委托拍卖手续的权利,需向拍卖人提供身份证明、所有权证明等。拍卖标的须是国家允许买卖或可依法处分的物品或财产权利,需经审批的物品委托
拍卖标的是指委托人委托本公司以拍卖方式出售的其所有或依法可以处分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拍卖标的的范围很广,既有有形的物品,如茶叶、古玩、艺术品等;也有无形的财产权利,如土地使用权等。在现代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达,拍卖标的的范围也在日益扩大,小到具体的
拍卖标的无保留价的,拍卖师应当在拍卖前予以说明。拍卖标的有保留价的,竞买人的最高应价未达到保留价时,该应价不发生效力,拍卖师应当停止拍卖标的的拍卖。拍卖成交后,买受人和拍卖人应当签署成交确认书。因拍卖标的存在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请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