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以下情况下的房地产不得拍卖:
(1) 未取得合法房地产产权证书,包括土地使用权证书、房屋所有权证书和房地产产权证书;
(2) 共有房地产,未经共有人书面同意;
(3) 存在权属争议,正在诉讼、仲裁或行政处理中;
(4) 权利人对房地产的处分权受到限制;
(5) 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但不符合政府相关转让条件;
(6) 司法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
(7) 国家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
(8)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禁止买卖、转让的其他情形。
以出让或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进行开发建设的,其土地使用权需要满足以下国家法律和法规规定的可转让条件:
(1) 按照出让合同约定支付全部使用权出让金;
(2) 土地使用权已经依法登记并取得土地使用权证;
(3) 对于成片开发地块,需转让地块应已形成工业用地或其他建设用地条件;
(4) 规划管理部门已经确定需转让地块的规划使用性质和规划技术参数;
(5) 出让合同约定的其他条件;
(6) 划拨方式取得的除符合(2)、(3)、(4)条外,还需报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批准,补办出让手续。
集体所有土地上建成的房屋需要拍卖时,应符合法律和法规规定的买卖或转让条件。
以下划拨用地不得进行拍卖:
(1) 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
(2) 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
(3) 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用地;
(4)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
在进行抵押房地产拍卖前,应先获得抵押权人的同意。如果未经抵押权人同意而因拍卖造成抵押权人经济损失,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都可以作为房地产拍卖标的的竞买人,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或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另有规定的除外。
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房地产竞买人也可以是境外的自然人或法人,但需遵循有关规定办理。
对于集体土地上建成的房屋,居住房屋的竞买人只能是房屋所在地乡镇范围内具备房屋建设申请条件的人;非居住房屋的竞买人为房屋所在地乡镇范围的集体经济组织或个体经营者。超过此条件的,应当依法办理集体所有土地的征用手续。
委托人和买受人都需要支付拍卖佣金费,具体标准按照拍卖标的的情况协商确定。
委托人在成交后按照成交额的5%缴纳营业税,并按照营业税的9%缴纳附加税。
委托人和买受人根据合同金额和权证缴纳合同和权证印花税。
买受人按照成交额的4%缴纳契税。
交易手续费根据具体情况支付。
评估费根据具体情况支付。
登记费根据具体情况支付。
合同公证费根据具体情况支付。
法院强制执行股权拍卖中的两种拍卖程序,即跟价法和询价法。跟价法允许优先购买权人作为竞买人参与拍卖,以最高应价获得拍卖标的;询价法则通知优先购买权人到场但不直接参与竞价,在拍卖结束后询问其购买意愿。当前司法实践中通常采用跟价法保护优先购买权。
撤回拍卖标的的费用支付问题,根据我国《拍卖法》的规定,委托人在撤回拍卖标的时需支付费用。同时介绍了拍卖的法律特征,包括公开竞价、转让给最高应价者、中介服务性质和涉及多方当事人等。根据这些特征可以更好地理解费用支付问题。
法院拍卖标的存在瑕疵的处理方法。对于不动产拍卖中存在权利瑕疵的情况,为买受人提供了救济程序。在不动产拍卖款未进行分配时,买受人可申请撤销拍定;已分配时,可申请执行回转。同时,文章区分了买受人的撤销拍定申请权与瑕疵担保责任、执行回转申请权的不同。强调处
在拍卖交易中,当买受人未按约定受领拍卖标的物时,保管费用应由谁承担的问题。依据我国拍卖法规定,保管费用由买受人承担。同时,买受人还需承担未按约定受领拍卖标的物的其他责任,包括支付佣金、赔偿差额以及支付再次拍卖的费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