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抵押权人向拍卖机构提出拍卖申请及相关证明文件。
2. 拍卖机构对抵押物进行清查核实,并确定拍卖底价。
3. 拍卖机构在报纸上发布拍卖公告,公告期为15天。
4. 公告期满后,若对拍卖物所有权没有争议,拍卖机构将进行公开拍卖。
5. 拍卖成交后,办理纳税和拍卖物权属转移手续。
以下情况发生时,拍卖程序将中止:
1. 人民法院受第三方就拍卖物所有权提起诉讼,并裁定中止拍卖。
2. 抵押权人申请中止拍卖。
3. 抵押人已具有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并向拍卖机构申请中止拍卖。
抵押物拍卖所得价金将按以下顺序进行处分:
1. 支付处分抵押物的费用。
2. 扣缴抵押物应纳的税款。
3. 偿还抵押人所欠贷款本息及罚息。
4. 剩余金额将归还抵押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95条规定,当债务人未履行到期债务或根据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情形发生时,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通过拍卖、变卖抵押财产来优先受偿。如果该协议损害了其他债权人的利益,其他债权人可以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协议。如果抵押权人与抵押人未就抵押权的实现方式达成协议,抵押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对抵押财产进行拍卖或变卖。在抵押财产折价或拍卖、变卖后,应参考市场价格确定价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96条规定,依照法律设定的抵押权,抵押财产的确定时间为以下情况之一的发生时:(1)债务履行期届满,债权未实现;(2)抵押人被宣告破产或被撤销;(3)根据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情形;(4)其他严重影响债权实现的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98条规定,抵押财产折价或拍卖、变卖后,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保全财产的拍卖程序及相关条件。法院根据规定对被执行人的保全财产进行拍卖,同时拍卖标的的房地产需符合一定条件,包括不得买卖转让的房地产、以出让或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房地产以及集体所有土地上建成的房屋等。拍卖过程中,法院会委托拍卖机构并对其进行监
拍卖法律关系的定义和特点。拍卖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调整在拍卖当事人之间形成的特殊法律关系,其特点包括基于合同性、相对复杂性和以拍卖人的权利义务为核心。拍卖法律关系涉及委托人与拍卖人、拍卖人与买受人之间的多种关系,是一种相对复杂的交易方式。
法院公示和拍卖程序的相关内容。文章指出,法院网站应提供公示和公告功能,拍卖信息也会在当地报纸等媒体上公告。在拍卖前需进行价格评估,评估结果需及时送达给执行双方当事人。法院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强制拍卖或允许被执行人自行变卖财产。确定拍卖机构时需遵循相关
委托拍卖合同及其相关文件的详细内容,包括委托人的资料、标的物资料、拍卖公告、竞买登记记录、拍卖规则、拍卖笔录、成交确认书以及移交标的物的资料等。文章还介绍了拍卖资料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要求,包括存档时限、检索方式等,强调企业应建立主要拍卖数据库以实现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