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标程序包括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五个阶段。招标是招标人向数名投标人发出的要约邀请;投标是投标人应邀向招标人发出的要约;开标是招标人当众启封并公开标书;评标是对有效标书的审查和评审;中标指招标人接受某一份投标并签订合同书。
《招标投标法》适用于在中国境内进行的一切招标投标活动。强制招标是指《招标投标法》规定必须招标的3类建设项目。自愿招标是指当事人自行决定进行招标的情况。虽然《招标投标法》并不完全遵循合同自由的原则,但适用于所有在中国境内进行的招投标活动。
为了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招标投标法》要求招标、投标、中标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招标人和中标人应根据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在中标通知书发出后的30日内订立合同书。因此,除了书面形式的招投标外,中标后还需要另行订立合同书。
投标是投标人向招标人发出的要约。《合同法》允许要约人在要约到达之前撤回要约,在承诺通知发出之前撤销要约。然而,《招标投标法》规定投标人撤回要约(投标文件)应在投标截至日期之前,而不是承诺通知(中标通知书)发出之前。如果在投标截止日期之前放弃投标,招标人不得没收其投标保证金;如果在投标截止日期之后,投标人撤回已递交的投标文件,将被没收投标保证金。
中标通知书是对投标人要约表示同意的承诺。根据《合同法》规定,承诺通知在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然而,《招标投标法》规定中标通知书一经发出即具有法律效力,不再采用"到达主义"。因此,对经过公平竞争的中标结果,只要依法发出,无论中标人是否收到,均已经产生承诺生效的法律后果。
根据《合同法》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时合同成立,自成立时生效。然而,《招标投标法》规定合同自中标通知书发出时成立,招标人和投标人应在30日内签订合同书,在签订合同书时合同生效。如果招标人篡改中标或投标人放弃中标,将对其产生违约责任。
根据《招标投标法》规定,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招标人有权要求中标人提交招标文件规定的履约保证金,作为督促中标人履行合同的措施。如果中标人不履行合同,履约保证金不予退还。如果中标人拒绝提交履约保证金,将视同放弃中标项目承担单方毁约的法律责任。
《合同法》规定,合同可以转让,但须经对方当事人同意,除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情况外。为确保工程质量,《招标投标法》明确规定,中标人不得转让中标项目,也不得将中标项目肢解后分别转让。然而,对中标项目的部分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中标人可以按照合同约定或经招标人同意,分包给他人完成。多个法人或组织可以以联合体形式共同投标。
根据《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投标中出现泄密或串通行为、行贿中标、欺骗中标、违法定标等情形时,中标将被视为无效。在中标无效后,应重新确定中标人或重新进行招标。如果招标人与投标人签订了合同,合同自始无效,因合同取得的财产应予以返还或折价补偿,并按各自过错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招标人知道招标代理机构从事违法行为而不作反对表示,应与招标代理机构一起对第三人负连带责任。
当《合同法》与《招标投标法》有不同规定时,根据特别法优先于普通法适用的原则,应优先适用《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因此,在学习研究和实践操作中,我们应首先考虑《招标投标法》的立法目的和招投标的交易习惯。
标书的理想特质和相关法律知识。标书应具备适当的标购方式、明确的规格、具体明确的条款、清晰的投标须知和合约标准条款、合理的标单格式和有效的发标程序。此外,还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关于投标人的定义、资格条件、投标文件编制、提交、补充修改和撤
投标人在参与投标过程中应注意的要求和条件。包括资质要求、工期、签字章印、格式、表述一致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报价适应性等方面。投标报价要合理具备竞争性,同时投标文件应经过多人核对,确保完整、规范、语言严密。最后,投标文件的递交必须在指定时间和地点完成,否
工程项目投标决策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在市场经济下,企业需考虑项目专业性和其他因素来决定是否投标。决定投标后,企业需选择合适的投标标的和优化投标策略。正确的投标决策对企业是否中标、中标后的效益及发展前景和职工经济利益都有重要影响。
招标过程中的投标人身份确认流程。投标时需出示相关证件,并按时到达开标会场。缴纳相应保证金后,主持人宣布开标会议开始,介绍评标方法等。各投标人需填写投标书并在限定时间内递交。交易中心工作人员负责开标、唱标及记录。最终确定中标候选人,公示信息无异议后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