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招标投标 > 招标投标法律法规 > 低价中标中低于成本价问题的客观分析

低价中标中低于成本价问题的客观分析

时间:2024-04-07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0636
如今各行各业竞争都非常激烈,在投标中,特别是工程投标中,很多投标人甚至不惜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进行投标,在中标后又产生一系列问题。那么低价中标中低于成本价问题的客观分析?现在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投标低于成本价原因及风险防范

一、低于成本价中标的认定

在建筑工程中,低于成本价中标是指企业个别成本低于投标报价的情况。由于企业个别成本缺乏公开性和确定性,因此在判断是否低于成本价时容易引发争议。一般情况下,纠纷发生后会申请专家鉴定,但鉴定的依据并不仅限于国家定额,而是考虑中标企业的生产规模、管理水平、自有机械设备情况、原材料采购成本及使用损耗控制、劳动力的组织和调度、融资成本等因素。中标企业有义务向鉴定机构提供相关书面说明和证明材料,以证明其没有低于成本价竞标。

二、低于成本价中标合同的效力

根据《招标投标法》第33条规定,投标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否则中标合同的价格条款将被视为无效。最高人民法院也明确规定,低于成本价中标的合同价格条款无效。虽然《招标投标法》对中标无效并未明确列入低于成本价竞标的范畴,但业内主流意见认为低于成本价中标的合同价格条款无效。

三、合同价格能否调整

根据《合同法》第58条的规定,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合同取得的财产应予以返还或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所受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情况下,应各自承担相应责任。因此,低于成本价中标的合同价格可以进行调整,具体调整结果应根据双方过错程度确定。一般情况下,低于成本价中标的过错方是投标人,因此发包人可以主张按照国家定额或合同价进行结算。

四、低于成本价中标的风险防范

为了防范低于成本价中标的风险,投标人和招标人都需要采取相应措施。

对于投标人而言,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在谋求低价中标时,尽量避免低于成本价,特别是明显低于国家定额标准。
  2. 对于易产生漏项的项目,应在充分了解承包范围的基础上审慎报价。
  3. 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报价表时,应采取“背对背”的方式,以避免个人原因和局限导致工程量遗漏和误算。

对于招标人而言,应采取以下措施:

  1. 严格评标程序,对有低于成本价中标嫌疑的投标人要求其澄清。
  2. 要求投标人在标书中明确编制投标价的具体组成,作为认定投标人企业个别成本的依据。
  3. 严格依法依规组织招标活动,避免因自身过错导致合同无效。

五、相关规定

根据《合同法》第58条的规定,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予以返还或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所受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情况下,应各自承担相应责任。

《招标投标法》第33条规定,投标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也不得以他人名义投标或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

《招标投标法》第54条规定,投标人以他人名义投标或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的,中标无效,给招标人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建设工程发包单位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不得任意压缩合理工期。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小企业融资路径与法律专业术语

    中小企业融资路径及相关法律专业术语,介绍了金融租赁、典当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投资、信用担保贷款和自然人担保贷款等融资方式。文章还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包括担保融资能力不足、担保成本高、贷款时间效率低等,并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合同欺诈的主要因素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合同欺诈的主要因素,包括合同欺诈的暴利性、低成本、信息不对称性、行骗者受惩罚力度小以及低破案率等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得合同欺诈行为屡禁不止,且呈现出多样化和隐蔽化的趋势。

  • 私人法律顾问的优势和作用

    私人法律顾问在企业发展中的优势和作用。私人法律顾问能综合运用法律和经济知识,透彻分析法律风险并为企业规避风险、降低纠纷处理成本,保障企业稳健发展。他们还能融入企业管理,建立内部监督和风险控制机制,提供预测和咨询策划作用,代理法律事务并参与内部管理和合

  • 无形资产评估的重要作用

    无形资产评估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包括质押贷款、品牌知名度提升、国际市场接轨、知识产权保护、管理信息提供和资源合理配置等方面。文章介绍了无形资产评估的三种基本方法:市场价值法、收益法和成本法,并分析了每种方法适用的无形资产类型和存在的问题。

  • 小额消费如何维权
  • 房地产评估方法及拆迁评估程序
  • 如何确定产品的缺陷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