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行业既包括自然垄断性业务,也包括竞争性业务。因此,政府在制定垄断行业的竞争政策时,首先需要区分这两种类型的业务。
自然垄断性业务指的是那些固定网络性操作业务,例如电力、燃气和自来水供应行业中的线路、管道等输送网络业务,电信行业中的有线通信网络业务以及铁路运输中的铁轨网络业务。
竞争性业务则包括除自然垄断性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
为了实现有效竞争,政府应当放松竞争性业务的进入壁垒,允许多家新企业进入市场,以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然而,政府仍然需要控制进入竞争性业务领域的企业数量,并要求这些企业达到最小的经济规模,以避免低水平的过度竞争。
由于自然垄断性业务需要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其中相当部分是沉淀成本。如果多家企业进行重复投资,不仅会浪费资源,还会导致每家企业的网络系统无法充分利用。因此,政府的基本政策是严格控制新企业进入自然垄断性业务领域。
在确定自然垄断性业务领域是否只允许一家企业经营,还是允许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经营时,需要考虑具体业务领域成本弱增的范围,以及自然垄断与竞争的比较效率等因素。
从原理上讲,当某种业务的需求量超过了成本弱增的范围时,应该允许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共同经营这种业务。即使在成本弱增的范围内,为了打破垄断,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对于成本弱增程度较低的业务,也可以考虑由两家企业实行竞争性经营,以实现有效竞争。
行政垄断行为的界定问题,指出在立法中并没有对“滥用行政权力”进行一般性界定,学者对此存在多种理解。不同的理解会影响对行政垄断行为的认定。文章还指出不当行政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认定问题,适合通过行政复议和其他软监督来实现约束和纠正。真正的民主内部监督机制
垄断市场价格是否违法的问题。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横向垄断和纵向垄断都被禁止,包括固定或变更商品价格、限制生产或销售数量、分割销售市场等行为。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之间的垄断协议也被禁止,包括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等行为。总的来说,垄断市场价格是违
《反价格垄断规定》中的价格垄断行为定义及其相关规定。价格垄断行为包括经营者达成价格垄断协议、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使用价格手段排除限制竞争等。还讨论了价格垄断的危害,如导致资源配置失真、损害消费者权益并减少社会福利等。同时,对协同行为的认定及行业协
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的区别,包括概念、主导因素、经济运行、产品必须性等方面的不同。行政垄断的危害包括破坏市场竞争、制约整体社会福利提高、破坏经济自由和经济民主以及容易导致腐败。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反垄断法的适用范围和垄断协议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