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泄露标底等秘密信息
在招标过程中,投标人获取了标底信息后,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投标策略,从而获得更高的中标机会。本案中,招标人罗某泄露了标底给包工头方某,导致整个招标过程失去了竞争性。
2. 违规设置障碍
招标人有意在资格预审或招标文件中设置障碍,以排斥某些潜在的投标人。本案中,罗某应方某的要求,剔除了具备踩砂、运砂资质的应标公司。
3. 低价中标,标后补偿
为了击败竞争对手,投标人与招标人事先串通,压低价格以获得中标。中标后,招标人会给予投标人额外的补偿。
1. 陪标买标
为增加中标几率,一家投标单位邀请其他企业“陪标”,以增加自己的中标机会。有时投标人之间甚至私下约定中标人,并给予未中标的其他投标人“失标补偿费”。
2. 轮流坐庄投标
几家投标单位互相联合,形成稳定的“串标同盟”,轮流坐庄,以排挤其他投标人,控制中标价格和结果,并按照约定分利。
3. 操纵投标
包工头同时挂靠多家投标单位投标,表面上是几家施工单位参与投标,实际上是一人在背后操纵。
1. 从话单入手
通过调取犯罪嫌疑人的手机号码话单和短信信息,专案组梳理了300多人的近2年30余万条通信记录,并结合分析结果,锁定了串通投标团伙成员以及相关角色。
2. 从银行资金入手
对涉案犯罪嫌疑人的银行账户资金流水进行调取和梳理,特别关注大额资金往来的交易对手信息,以识别参与串通投标的犯罪嫌疑人和相关公司。
3. 从招标信息入手
通过关注公共资源交易网发布的招标信息,并结合话单、银行资料等信息,掌握串通投标的动向。
4. 从210特情入手
与曾从事串通投标的人员接触,筛选和发展特情耳目,获取串通投标的情报信息。
5. 从qq和邮箱等网络通信工具入手
通过与网安部门合作,对犯罪嫌疑人的qq号码进行侦控,获取串通投标的关键证据。
6. 抓住收网环节的关键时机
在案件收网时,除了抓捕犯罪嫌疑人外,还重点搜查和扣押涉案犯罪嫌疑人的公司和家中的电脑、u盘、手机、记账本、纸条、银行汇款凭证等,以获取有价值的证据材料。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包括厂商数量众多、互不依存、产品存在差异、进出市场容易以及可以形成产品集团。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厂商和消费者均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但产品差异使得厂商之间存在竞争可能性。同时,行业内的厂商可以形成多个产品集团,这些团体内部产品差异较小
特别提款权的法律地位及其在外汇管理中的相关内容。特别提款权是外汇的一种形式,受国务院外汇管理部门的监管。政府对外汇资产的管制措施包括行政管制和数量管制,如政府垄断外汇买卖、监管私有外汇资产、管制进口外汇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外汇的其他形式及外汇管理的
行政垄断行为的界定问题,指出在立法中并没有对“滥用行政权力”进行一般性界定,学者对此存在多种理解。不同的理解会影响对行政垄断行为的认定。文章还指出不当行政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认定问题,适合通过行政复议和其他软监督来实现约束和纠正。真正的民主内部监督机制
中国汽车行业存在的垄断行为,包括进口车通过总代理制掌控话语权、控制经销商最低售价、强制搭售滞销车型以及零部件垄断等。这些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的规定,限制了市场竞争,损害了消费者和经销商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