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垄断法 > 垄断行为 > 价格垄断行为是什么意思

价格垄断行为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7-10 浏览:3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0806
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应当根据商品本身的价值来确定。有的商家凭借其垄断的地位,可能会实行价格垄断,这是一种违法行为。那么,价格垄断行为是什么意思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价格垄断行为的法律含义

价格垄断行为是指经营者通过相互串通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操纵市场调节价,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消费者合法权益,或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价格垄断行为的原因

垄断价格行为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规模经济的需要

某个企业在一个行业内能够提供更多的产出,其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从而降低自己的价格。这使得其他企业在该行业内无利可图,最终导致该企业垄断该行业。

2. 控制稀缺自然资源

某个垄断厂商控制了某种自然原料的供应或拥有受专利保护的知识,使其他企业无法与之竞争,从而独自决定产量和操纵价格。

3. 商品专卖权

个人或政府拥有某种商品的专卖权,从而具有操纵价格的决定权。

4. 行政垄断

某些部门和地方的行政主管机关,受垄断利润诱惑,通过排斥他人进入、操纵价格等手段强化其独占地位,导致行政垄断的产生。

经济性垄断主要是由规模经济、企业集中化、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的自然结果所引起的。而超经济垄断则是由行政化垄断带来的产物,不是规模经济高度发达和生产高度集中的必然结果,更不是充分竞争的自然结果。

反垄断价格行为的法律手段

反垄断价格行为需要政府通过立法来规范竞争秩序。目前,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在内的法律已经成为规范价格行为、减少或防止不规范价格行为的重要手段。

各个市场经济国家都采用市场竞争法来规范市场行为。中国于1993年12月1日开始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目前,严格的价格执法、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被视为加强价格法律法规威慑作用和约束力的重要手段。

此外,中国正在制定《反垄断法》,该法应将反对行政性垄断、部门和行业垄断、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保护主义作为重点调整对象。在反垄断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反垄断与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适度规模是必要的,它有利于促进合理社会分工,有利于节约和综合利用、开发,有利于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制和使用。对于那些大垄断厂商,只要没有操纵市场和价格共谋行为,应予以支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性裁员条件及优先留用人员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性裁员的条件及优先留用人员的标准。当企业面临破产等困境需裁员时,需遵循法律规定,优先留用订立较长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及家庭有其他需要扶养的人员。且六个月内重新招用时,需通知被裁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但某些特

  • 经济性裁员的程序要件

    经济性裁员的程序要件,包括用人单位需提前说明裁员情况、提出裁减人员方案并征求意见、报告劳动行政部门、公布方案并支付补偿金等步骤。同时,劳动合同法对裁员程序进行严格限制,规定了不得裁减特定员工的范围,体现了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

  • 企业经济性裁员的法律程序和限制

    企业经济性裁员的法律程序和限制。企业需要遵守特定程序,包括提前通知工会或全体职工、征求意见、制定裁员方案等。在裁员过程中,企业需要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得随意裁员,必须支付经济补偿金,并保障被裁员职工的权益。

  • 经营者违反规定实施集中会被处分资产吗

    经营者违反反垄断法规定实施集中的后果。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有权采取多种措施,包括责令停止实施集中、限期处分股份或资产、转让营业等,以恢复市场竞争状态。同时,违法经营者还可能面临罚款。文章还介绍了垄断竞争的产生原因,包括非均衡发展战略导向、制度试点的持

  • 企业离职补偿金延发应如何处理
  • 自然垄断的定义和原因
  • 正确辞退员工的注意事项
反垄断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