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垄断法 > 垄断行为 > 垄断行为的概念以及构成

垄断行为的概念以及构成

时间:2024-03-18 浏览:4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0819
垄断行为的意思就是在一个行业中将自己的范围扩大,垄断整个市场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如果有正常的手续或者说明的话也是可以进行垄断的,下面就有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做垄断行为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垄断行为的定义

垄断行为是指违反竞争法规定的行为,旨在扩大经济规模或建立有利的经济地位。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第3条的规定,垄断行为一般指三种经济垄断,具体包括:(一)垄断协议;(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三)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法》第8条有关行政垄断的规定与经济垄断并列。

垄断行为的分类

行政垄断

行政垄断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根据我国《反垄断法》规定,以下是行政垄断的行为:

  • 限制或变相限制单位或个人经营、购买、使用指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
  • 妨碍商品在地区之间的自由流通,如设定歧视性收费项目、实行歧视性收费标准、规定歧视性价格、对外地商品设置不同的技术要求或检验标准、采取歧视性技术措施、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采取专门针对外地商品的行政许可、设置关卡或其他手段阻碍商品流通。
  • 以设定歧视性资质要求、评审标准或不依法发布信息等方式,排斥或限制外地经营者参加本地的招标投标活动,或采取与本地经营者不平等待遇等方式,排斥或限制外地经营者在本地投资或设立分支机构。
  • 强制经营者从事垄断行为。
  • 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规定。

经济垄断

经济垄断包括垄断协议,分为横向垄断协议和纵向垄断协议。横向垄断协议是指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形成的垄断协议。纵向垄断协议是指经营者与下游交易相对人达成的垄断协议。

根据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以下垄断协议:

  1. 固定或变更商品价格。
  2. 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销售数量。
  3. 分割销售市场或原材料采购市场。
  4. 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5. 联合抵制交易。
  6. 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根据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以下垄断协议:

  1. 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
  2. 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
  3. 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问题,包括在法律中市场份额对经营者市场地位的重要性,以及相关反垄断法对市场支配地位推定制度的规定。市场份额的推定依据具体情形而定,同时允许经营者通过事实进行反证。如果被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能证明自身不具有支配地位,则不应认定

  • 反垄断法的执法机构

    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及其职责划分。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包括国家工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商务部,分别负责不同领域的反垄断执法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不享有反垄断行政执法权,但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根据需要授权相应机构进行反垄断执法工作。此外,

  • 反垄断机构的调查程序

    反垄断机构对涉嫌垄断行为的调查程序。首先介绍了调查的启动,包括反垄断执法机构和私人主体都有权启动调查,并对举报的保密措施进行了说明。接着详述了调查过程中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进入场所检查、询问有关人员、查阅复制资料、查扣证据和查询经营者账

  • 法律属性的不同

    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不同法律属性、目的、内容、手段以及国家在调整相关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和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反垄断法属于公法范畴,旨在创造合法竞争的市场环境,主要调整市场构成,防止经济集中和滥用优势。反不正当竞争法属于私法范畴,旨在规范市场秩序和保

  • 垄断行为的认定规则及程序
  • 自然垄断的定义和原因
  • 建立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对限制性商业行为进行规制的法律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反垄断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