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相关市场是判断经营者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前提。相关市场是指当事人在从事经营活动时的有效竞争范围,以及判断在相关当事人所经营的商品和服务之间是否存在竞争关系的场所。相关市场包括产品相关市场和地域相关市场。
关于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有三种方案:市场结果方案、市场行为方案和市场结构方案。经过反复实践,市场结构方案被优先采用。根据市场结构方案,如果一个企业在特定相关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那么该企业就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具体来说,认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考虑经营者在相关市场上的市场份额以及相关市场的竞争状况。
考虑经营者对销售市场或原材料采购市场的控制能力。
考虑经营者的财力和技术条件。
考虑其他经营者对该经营者在交易上的依赖程度。
考虑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
考虑其他与认定经营者市场支配地位有关的因素。
我国《反垄断法》对市场支配地位的推定制度及其适用原则作了规定。根据该法第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如果满足以下情形之一,可以推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
两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三分之二。
三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四分之三。
根据该条第二款的规定,如果满足以上第二项和第三项的情形,但其中有的经营者的市场份额不足十分之一,那么不应当推定该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这被称为微量不计原则。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包括厂商数量众多、互不依存、产品存在差异、进出市场容易以及可以形成产品集团。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厂商和消费者均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但产品差异使得厂商之间存在竞争可能性。同时,行业内的厂商可以形成多个产品集团,这些团体内部产品差异较小
行政垄断行为的界定问题,指出在立法中并没有对“滥用行政权力”进行一般性界定,学者对此存在多种理解。不同的理解会影响对行政垄断行为的认定。文章还指出不当行政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认定问题,适合通过行政复议和其他软监督来实现约束和纠正。真正的民主内部监督机制
中国汽车行业存在的垄断行为,包括进口车通过总代理制掌控话语权、控制经销商最低售价、强制搭售滞销车型以及零部件垄断等。这些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的规定,限制了市场竞争,损害了消费者和经销商的权益。
垄断市场价格是否违法的问题。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横向垄断和纵向垄断都被禁止,包括固定或变更商品价格、限制生产或销售数量、分割销售市场等行为。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之间的垄断协议也被禁止,包括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等行为。总的来说,垄断市场价格是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