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 非法集资罪和传销罪的区别

非法集资罪和传销罪的区别

时间:2024-05-31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0916
对于任何的犯罪我们都不能够姑息,大家都了解对于传销,一想起他我们最先想到的就会是传销的洗脑是很强大的,同时传销的目的就是骗钱,它和非法集资是有很大的相似的,那么非法集资罪和传销罪的区别是什么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介绍。欢迎大家的阅读。

非法集资罪和传销罪的区别

传销罪的特点

1. 入门费

传销罪是否需要认购商品或交纳费用取得加入资格或发展他人加入的资格,以牟取非法利益。

2. 拉人头

传销罪是否需要发展他人成为自己的下线,并根据发展的人员数量给付报酬,以牟取非法利益。

3. 计酬方式

传销罪是否以直接或间接发展人员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报酬,以牟取非法利益。

如果符合以上特征,就有可能涉嫌传销。

非法集资特点

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

非法集资包括未经有审批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即集资者不具备集资的主体资格。

二、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

非法集资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形式或其他形式还本付息,包括实物形式。

三、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筹集资金

非法集资是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而不是特定少数人。

四、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实质

非法集资犯罪分子通常与投资人签订合同,伪装成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其骗取资金的最终目的。

关于组织、领导传销活动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区分

1. 罪与非罪

应区分拉人头传销与直销活动中的多层次计酬。虽然二者都采用多层次计酬的方式,但仍有很大的不同:

一是从是否缴纳入门费上看,多层次计酬的销售人员在获取从业资格证时没有被要求交纳高额入门费,而拉人头传销需要缴纳高额入门费,或者购买与高额入门费等价的“道具商品”,否则不能得到入门资格。

二是从经营对象看,多层次计酬是以销售产品为导向,商品定价基本合理,而且还有退货保障。而拉人头传销根本没有销售,或者只是以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的“道具商品”为幌子,且不许退货,主要是以发展“下线”人数为主要目的。

三是从人员的收入来源上,多层次计酬主要根据从业人员的销售业绩和奖金,而拉人头传销主要取决于发展的“下线”人数多少和新成员的高额入门费。

四是从组织存在和维系的条件看,多层次计酬直销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产品销售业绩和利润。而拉人头传销组织则直接取决于是否有新会员以一定倍率不断加入。

2. 此罪与彼罪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组织、领导的传销活动人员在30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对组织者、领导者,应予立案追诉。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的规定,对传销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对一般违法人员,本着教育、挽救大多数的原则,可以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禁止传销条例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当组织、领导传销活动中的参与人员未达到人数、级别的标准但又侵犯市场秩序,或者违反了许可证制度时,则应根据其在传销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区别对待,作出不同的处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有奖销售的含义和本质

    有奖销售的含义和本质,指出有奖销售是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服务时给予购买者额外奖励的行为,目的是促进商品销售。有奖销售的本质在于销售而非有奖,违反本质的行为应受法律禁止。此外,文章介绍了有奖销售的分类,包括附赠式和抽奖式有奖销售。

  • 非法集资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我国刑法关于非法集资的规定及其法律后果。非法集资属于违法行为,根据集资数额和情节的不同,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罚金和没收财产等。参与非法集资活动的个人需承担刑事责任,且不能转嫁损失给未参与活动的机构。文章还提醒公众如何防范非法集资,

  • 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

    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虚假宣传是经营者在商业活动中发布虚假广告,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准则。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营者、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分别需要承担不同法律责任,包括罚款、承担民事责任等。若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无法提供广告主真实信息,则需

  • 商场虚假宣传导致损失,如何要求赔偿

    消费者在商场因虚假宣传购买产品遭受损失后的索赔问题。消费者需保存相关证据,先与商场协商,如无法达成一致可投诉或诉讼。法律规定了虚假宣传的处罚和赔偿标准,包括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不得误导消费者。发布虚假广告将面临严厉处罚。

  • 传销诈骗案量刑多少
  • 直播间虚假宣传违法吗
  • 怎么判定虚假宣传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