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从中谋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传销组织者通过建立传销网站,在网站上发布传销信息,包括虚假宣传、推销所谓的“网页空间”或“远程教育资源”、奖金分配制度以及参加者加入和发展他人加入的方式等。通过这些手段,他们骗取他人加入,并指示参加者按照网上信息的指引进行操作。
参加者按照指示向上线交纳一定的“入门费”后,取得加入和发展他人加入的资格,并获得网站的用户名和密码。他们可以凭此登陆网站,并利用该网站以同样的方式继续发展下线。根据发展下线的数量,他们可以从下线交纳的费用中获得一定比例的回报。
传销人员会在网上发布自己的账号或汇款地址,上下线之间一般通过银行、邮政汇款来收取入门费等费用,并发放“回报”。与传统的传销形式不同,网上传销利用互联网作为依托,组织者在网上发布传销信息,参加者浏览、接收信息,并按照信息指示进行加入。他们通过网站继续发展人员,并反馈个人账户资料、发展下线情况等信息,形成“信息链”。在资金流转方面,他们通过银行汇兑、邮政汇款实现收取资金和发放回报的过程,形成“资金链”。
传销组织一般没有真正的商品销售,其活动完全依靠“信息链+资金链”的运作。这种行为具有以下特点:活动隐蔽性强、交易行为虚拟化、参与主体分散、地域跨度广且界限模糊。
有奖销售的含义和本质,指出有奖销售是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服务时给予购买者额外奖励的行为,目的是促进商品销售。有奖销售的本质在于销售而非有奖,违反本质的行为应受法律禁止。此外,文章介绍了有奖销售的分类,包括附赠式和抽奖式有奖销售。
诈骗罪与非法传销罪的区别。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较大数额的公私财物;而非法传销罪则是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或资本运作等经营活动为名,引诱参与者发展他人加入,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两种罪行在定义、构成和处罚上有所不同。
传销是否构成共同犯罪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传销活动可以构成共同犯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涉及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共同犯罪的处罚原则根据不同角色在犯罪行为中的责任程度和参与程度来确定相应的刑事责任和处罚。
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虚假宣传是经营者在商业活动中发布虚假广告,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准则。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营者、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分别需要承担不同法律责任,包括罚款、承担民事责任等。若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无法提供广告主真实信息,则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