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种类有哪些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种类有哪些

时间:2024-12-19 浏览:4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1170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分类

1、混淆行为

混淆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经营活动中,通过虚假表示、说明或承诺,或利用他人的智力劳动成果推销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以误导用户或消费者、扰乱市场秩序、损害同业竞争者或消费者利益的行为。

2、虚假宣传

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式,对产品的质量、性能、成分、用途、产地等进行引人误解的不实宣传。虚假宣传可能导致社会问题,误导用户和消费者,侵犯竞争对手的合法利益。相关法律对虚假宣传行为进行了规范,禁止经营者进行虚假宣传。

3、商业贿赂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争取交易机会,通过给予交易对方或其他能影响交易的人财物或其他好处的行为。商业贿赂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必须以法律为标准来判断其是否违法。

4、侵犯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是指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使用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

5、低价倾销

低价倾销行为是指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低价倾销违背了企业生存原理及价值规律,可能导致恶性竞争事件和行业萎缩。相关法律禁止经营者以低价倾销的方式打击竞争对手。

6、不正当有奖销售

不正当有奖销售是指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以提供奖励为名,实际上采取欺骗或其他不当手段损害用户、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的利益的行为。法律对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破坏竞争规则的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进行了禁止。

7、诋毁商誉

诋毁商誉行为是指经营者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从而削弱其竞争力的行为。商誉是经营者长期努力追求并投入一定资源获得的无形财富,法律对侵犯竞争者商誉的行为进行了严厉制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法律保护

    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法律保护问题。《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经营者不得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行为,保护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是基本权利,包括选择经营者、商品品种和服务方式等。但自主选择权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不能侵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

  • 第一章 总则

    成都市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制定的反不正当竞争条例。该条例规定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定义,明确了监督检查的职责,并鼓励社会监督。同时,详细列举了包括假冒注册商标、混淆知名商品、误导企业名称或姓名以及虚假表示商品质量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 河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

    河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旨在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该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经营者,明确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定义和范围,规定了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并强调政府应加强市场管理、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对假冒注册商标和仿

  • 商号权的法律保护范围

    商号权的保护范围及商号侵权行为的定义和特征。商号权的保护仅限于已登记注册的商号,商号侵权行为是指同一地区的同业竞争者以不正当竞争为目使用他人相同或类似商号的行为。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商号的概念和特征,商号是商事经营主体在商事交易中的名称,具有区分不同商

  • 不正当竞争是否以竞争关系为前提?
  • 商标转让法律意见书内容
  • 公务员组织传销犯罪的管辖问题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