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的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在连续工作满1年以上的情况下,有权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有责任确保职工能够享受年休假,并在年休假期间支付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根据职工累计工作年限的不同,年休假的天数也有所区别。具体规定如下:职工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享受年休假5天;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享受年休假10天;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享受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和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
单位应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的年休假。年休假可以在一个年度内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但如果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职工的年休假。
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的,应当在本年度内按照职工的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的工资报酬。这其中包括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如果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职工因个人原因并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职工在以下情况之一时,将不能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公司不签合同的各种风险及赔偿责任。包括用人单位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需要支付的工资赔偿和经济补偿;员工不签合同导致劳动关系解除的风险;不签合同带来的商业秘密保护问题;以及超过一年未签书面劳动合同被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风险。因此,公司需重视合同管理,
正式员工入职合同的主要条款,包括入职协议的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协议终止的条件以及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同时,文章还阐述了关于劳动者隐瞒怀孕情况的处理方式,用人单位不能违法辞退怀孕员工,特殊情况需根据法律规定和劳动合同约定
根据中国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可以享受带薪年休假。根据工作年限不同,年休假的天数也有所不同,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享受5天年休假,满10年不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