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单方变更劳动合同怎么办?
时间:2025-01-13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劳动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可以变更合同条款。但是劳动合同的变更必须依法进行,否则,将产生无效的法律后果,并承担由此产生的赔偿责任。企业单方变更劳动合同怎么办?下面由手心律师小编为大家解答!
企业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合法性问题
一、根据劳动法规定的原则
根据《劳动法》第17条规定,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变更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劳动合同一旦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履行义务。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和薪酬待遇是劳动合同中的必备条款,一经约定即具有法律约束力,用人单位不得随意变更。如果用人单位要调整劳动者的岗位和薪酬待遇,应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劳动合同来实现,尤其是在劳动者的岗位调整方面,必须征得劳动者的同意。然而,在实践中,许多用人单位常常以用工自主权为由,随意改变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减低工资待遇,这属于违约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劳动法》第32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4号)第15条以及《浙江省劳动合同办法》第27条、第36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约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减低劳动报酬,迫使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和经济补偿金。
二、用人单位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的例外情况
根据《劳动法》第17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某些情形下可以不经劳动者同意变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但前提是不改变劳动合同的内容,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劳动者从事合同规定以外的工作或调换岗位。然而,以下情况除外:(一)发生事故或灾害,需要及时抢修或救灾;(二)因生产、工作需要,单位内部机构或工种、岗位之间的临时调动;(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况。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劳动合同明确约定了劳动者的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变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时,通常应与劳动者协商,用人单位不能单方面变更。然而,在劳动合同未明确约定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并且没有其他证据证明双方对具体工作岗位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单方面变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应属于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员工午休权益及企业解雇问题
员工的午休权益和企业解雇问题。虽然劳动法规定了工作时间,但未明确规定午休时间。解雇员工的合法性需根据劳动合同和劳动法的规定来判断。解雇时,用人单位需按劳动者的工作年限给予经济补偿。员工可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补偿金维权。
-
拆迁赔偿员工安置费的必要性
拆迁过程中员工安置费的必要性。在拆迁导致的停产停业期间,企业需支付包括月租金、月净利润、员工生活补助等在内的停产停业损失补偿费。同时,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况下需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仅提供基本生活补助无法解决员工安置问题,需按
-
如何判定严重失职行为
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如何判断其是否因严重失职行为给用人单位带来重大损失。文章介绍了两种严重失职行为,包括未尽职责的严重过失行为和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的故意行为,并以一个大型中外合资企业案例说明如何处理这种情况。企业依据明确的规章制度,成功证明了
-
三期员工辞退赔偿问题
孕期、产期、哺乳期员工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和赔偿问题。用人单位在女职工三期期间不得解除合同,否则应支付两倍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各类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和工资水平确定。
-
旷工处罚是否包括当天的工资
-
非全日制用工的定义和相关知识
-
2020年疫情期间企业是否可以解雇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