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集体劳动合同具有诉讼性质。当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时,工会有权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责任。如果集体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经过协商解决不成,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
劳动合同的主体即劳动法律关系当事人,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与其他合同关系的主体不同,劳动合同的主体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由法律规定的特定主体,不具备法律资格的公民和没有用工权的组织不能签订劳动合同;其次,一旦劳动合同签订,劳动者必须依法服从用人单位的行政管理,双方之间具有行政隶属关系。
根据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改革要求,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象包括:新招用的劳动者、原有的固定工以及原固定工身份的特殊人员。特殊人员指的是根据劳动部关于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的通知和贯彻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具有劳动关系但未能履行劳动义务的人员。例如,被借用到外单位的职工、长期休假的职工、带薪上学人员、长期病假人员、停薪留职人员以及被派到合资、参股单位的人员。此外,企业、事业单位的中共党委书记、厂长或经理、工会主席等也需要签订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法律和法规的规定,需要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包括:中国境内的企业法人、个体经济组织、合伙制非法人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特殊类型经济组织,例如租赁经营(生产)和承包经营(生产)的企业等。
未签劳动合同离职是否可以要求双倍工资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离职后可要求支付双倍工资。同时,员工若同时签订两份劳动合同,将面临公司终止劳动合同的风险以及可能的经济损失赔偿。
延长医疗期后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问题,指出用人单位在医疗期内解雇劳动者需要支付双倍经济补偿。同时,用人单位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如劳动者患职业病、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等。此外,还详细阐述了工伤医疗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及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公司口头解除合同后不发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如何维权的问题。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劳动者合法工资,如未支付则违法。劳动者可通过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如仲裁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权。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资支付暂行条例》
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如何申诉离职赔偿的问题。劳动者需要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发放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然后向单位提出赔偿要求。如果单位拒绝,可以去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文章还涉及了无签合同被辞退和没签合同辞职的情况,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