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止劳动合同和解除劳动合同都意味着劳动关系的结束,双方当事人之间与该劳动合同相关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也会随之消失。
1.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
2. 在2008年1月1日之前,雇主可以在劳动合同终止时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然而,在2008年1月1日之后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五项的规定,除非雇主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并续订劳动合同,否则劳动合同期满时应支付经济补偿金。这一规定旨在约束雇主的解雇行为,稳定劳动关系,并确保劳动合同终止时雇主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或者雇主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且非因劳动者过错,雇主也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8条,劳动合同期满或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时,劳动合同即行终止,雇主可以选择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如果国家有其他规定,则需遵循该规定。
根据《劳动法》第28条,雇主根据第24条、第26条和第27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五项的规定,除非雇主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满时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徐先生与某外商投资企业之间的劳动合同争议。徐先生完成了德国一年的专业培训后,不愿再与企业续约,而企业则认为根据培训协议,徐先生应履行为期十年的服务期。争议焦点在于劳动合同期限是三年还是十年。根据《劳动法》和《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劳动合同期满即行终止
党员干部的旷工行为及其处分规定。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旷工行为若情节较重将给予党纪处分。同时,党员干部作为劳动者,严重旷工行为可能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争议案件的管辖法院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对于劳动合同履行地的确定,应重视劳动者的劳动履行地,并以劳动者工资的收到地作为劳动合同的履行地,这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劳动合同解除的经济补偿计算方法。根据工作年限和月工资计算经济补偿,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则按三倍数额支付,但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同时,明确月工资的定义为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