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解除劳动合同 > 怀孕期间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怀孕期间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时间:2023-09-20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2786
女职工怀孕后,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女职工明知自己已怀孕,但仍和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可以解除劳动合同。那么怀孕期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讲解。

怀孕期间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法律法规,对于怀孕女职工的解除劳动合同有一些限制性的规定。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任何单位都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而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资、辞退她们,或者解除劳动或聘用合同。

《劳动合同法》对于处于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提供了更加严格的特殊保护,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换句话说,即使女职工在工作能力上存在问题,经过培训或重新调整工作仍然不能胜任工作,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来的工作或单位另行安排工作,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并且双方无法就此达成一致,或者经济性裁员等法定情形,只要女职工处于“三期”内,用人单位都不得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这一规定强行辞退处于“三期”的女职工,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怀孕女职工是否一定不能解除

女职工处于“孕期、产期、哺乳期”并非绝对的保护伞。对于处于“三期”内的女职工,《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严格限制用人单位适用非过失性解除或经济性裁员,但并未限制用人单位适用过错性解除。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处于“三期”的女职工如果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用人单位仍然有权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1. 在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 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4.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也就是说,如果怀孕女职工符合过错性解除的相关法定条件,用人单位仍然有权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违法解除怀孕女职工的法律后果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首先要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使劳动关系“恢复原状”,不能让用人单位从违法行为中获益。同时,考虑到实际情况,应尊重劳动者是否继续劳动合同的选择。

因此,如果怀孕女职工权衡利弊,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如果怀孕女职工不想或不愿意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可以解除或终止,但用人单位应依法支付赔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六条的规定,赔偿金标准为经济补偿金的2倍。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离职多久中断劳动关系

    离职后劳动关系的中断问题,主要依据劳动合同的解除和劳动关系的终止规定。劳动者单方解除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单方解除也有特定情形。解除后,用人单位需出具证明并办理相关手续,劳动者需遵守竞业限制。

  • 拘留期间是否可解除劳动关系

    我国法律下拘留期间是否可解除劳动关系的问题。根据规定,刑事拘留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行政拘留则不可以。同时,《劳动合同法》列举了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而《民事诉讼法》则规定了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特定健康条件、特定工作状态和

  • 员工上班打游戏是否构成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

    员工上班打游戏是否构成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员工严重失职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等。同时,员工被开除后仍要遵守竞业限制,期限不超过两年,且需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密

  • 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用人单位有权解除的情况包括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且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被追究刑事责任等。对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可以依法终止。在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

  • 酒驾被拘役单位的法律处罚
  • 辞退实习期员工是否合法?符合条件合法
  • 劳动合同到期续签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