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开原单位后,需要向新单位提交与原单位的离职证明,以证明劳动合同已经完全解除,不存在同时存在两个劳动关系的情况。因此,原单位在解除劳动关系时,应出具员工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
一些单位设有集体户口,员工加入公司时将户口迁入单位的集体户口中,离职后单位应协助员工转出户口。大部分民企没有设立集体户口和档案管理,员工需要自行前往人社局办理档案挂靠或寄回户口所在地。如果员工的档案和户口在公司内,单位应在十五日内为员工办理转移手续。
社保是国家强制要求公司为员工办理的,离职后,单位需协助员工将社保转移到新公司。
通常情况下,员工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并结清员工工资。单位不能以任何理由克扣或延迟发放离职员工的工资。如果员工离职导致公司损失,可以要求员工赔偿。
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况:
对于部分岗位,尤其是技术性和高层管理人员岗位上的员工,在离职时单位可能要求签订竞业禁止协议,以保护公司商业秘密。然而,竞业禁止协议需要支付离职员工一定金额作为限制其找工作的补偿。因此,在员工离职后,也应支付竞业禁止补偿金。
法条链接: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按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劳动保障公益岗位合同解除的法律依据,包括劳动合同期满或出现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的情形、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的公益性岗位、以及劳动合同终止的其他情形等。在公益岗位上,劳动合同不适用关于无固定期限和经济补偿的规定。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的规定。只有在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或违反竞业限制协议这两种特定情形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才能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违约金的设立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否则将被视为无效。双方在约定违约金时应遵守法律规定。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遵守竞业限制后,按竞业限制约定支付经济补偿,如果是约定每月支付的,每个月支付。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
竞业限制的领域一般由双方在竞业限制中约定,主要包括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