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人单位的义务
在约定竞业限制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在竞业限制期内按月向劳动者提供经济补偿。具体的经济补偿金数额没有在《劳动法》中做出明确规定,可以由企业和劳动者双方协商确定。然而,企业不得将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包含在劳动者现有的工资报酬中。
2. 劳动者的义务
如果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只有约定违约金,才能更好地确保员工遵守竞业限制协议。
《劳动法》没有对违约金的数额做出具体规定,可以由企业和劳动者双方协商确定。然而,违约金数额也不应过高,企业在约定时应考虑员工的支付能力。如果违约金数额过高,员工无法支付,最终受损的还是企业自身的利益。
竞业禁止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以下是可以作为竞业禁止对象的主要五类人员:
1. 高层管理者,他们掌握着企业大量的商业秘密。
2. 技术研发人员,他们掌握着企业的技术秘密。
3. 高级营销人员,他们直接掌握着大量的客户资源。
4. 重要管理岗位的人员,如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和法务管理人员,许多公司的关键资料都在他们手中。
5. 重要信息员,他们掌握着企业内各种调研数据等重要信息。这主要适用于咨询行业。
保密协议的内容,其中包括保密信息的定义、范围、载体以及保密义务。协议详细列出了需要保密的信息范围,如各类文件、合同、商业计划、客户数据库等。乙方在任职期间和离职后都有保密义务,不得泄露或披露保密信息。此外,还规定了专有服务和竞业禁止条款,乙方在任职期
约定竞业限制费按年度支付的有效性及相关的法律规定。文中指出,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如未约定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后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竞业限制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两年,且适用范围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等负有保密义务
负有竞业限制的员工的举证责任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员工在提出竞业限制申请时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包括竞业限制协议和履行情况等证据。用人单位掌握相关证据时应当提供,否则承担不利后果。申请仲裁时需提交书面申请或口头申请,并遵守竞业禁止期限规定,期限不得超过两年
原告与被告之间劳动纠纷的仲裁裁决。裁定书中涉及了原告与被告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竟业禁止条款的有效性争议、适用劳动合同法的争议以及违约金的裁定等内容。仲裁委员会认为《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中的部分条款违反法律规定,判定协议中的部分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