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六条的规定,如果竞业限制协议中没有约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而劳动者已经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的,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如果规定的月平均工资的30%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最低工资标准,那么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未约定竞业限制补偿金并不一定导致竞业限制协议的无效。
1、如果协议中虽然没有约定,但用人单位在双方解除劳动合同后向劳动者支付了竞业限制补偿金,并且劳动者也接受了,那么视为双方达成了补充协议并实际履行,竞业限制协议是合法有效的,并且应当按照约定进行履行。
2、如果双方既没有约定竞业限制补偿金,用人单位也没有在劳动者离职后支付经济补偿金,那么此时该协议并不一定无效,而是需要区分协议的效力与履行。
(1) 如果双方没有约定竞业限制补偿金,劳动者可以要求与用人单位达成补充协议。
(2) 如果双方不能协商一致,用人单位未履行补偿义务,那么应视为双方解除了该协议,劳动者无需遵守竞业限制义务。
(3) 如果劳动者已经按照协议约定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用人单位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已经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的补偿金,具体的支付标准由双方协商或经过司法机关确定。
竞业限制协议签订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有义务履行协议。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如果用人单位放弃要求劳动者遵守竞业限制义务,应当向劳动者明示。如果用人单位未向劳动者明示,而劳动者按照竞业限制协议约定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足额支付补偿金并承担违约责任。
约定竞业限制费按年度支付的有效性及相关的法律规定。文中指出,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如未约定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后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竞业限制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两年,且适用范围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等负有保密义务
张某起诉黄某违反竞业禁止义务一案。黄某退股后仍从事物流经营业务,导致张某经济损失。经过庭审,法院判决黄某赔偿张某各项经济损失共计48万余元。竞业禁止义务指禁止相关人员从事与原单位有竞争的业务或成立同类企业。黄某未遵守协议约定,违反了竞业禁止条款。
竞业禁止纠纷的解决方式,包括劳动仲裁和诉讼。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未支付补偿金的竞业禁止纠纷属于劳动纠纷,劳动者可以选择劳动仲裁解决,如无法解决可提起诉讼。有效的竞业禁止协议需满足合理经济补偿、期限明确等条件。违反竞业禁止义务的劳动者需承担民事责任及侵犯
负有竞业限制的员工的举证责任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员工在提出竞业限制申请时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包括竞业限制协议和履行情况等证据。用人单位掌握相关证据时应当提供,否则承担不利后果。申请仲裁时需提交书面申请或口头申请,并遵守竞业禁止期限规定,期限不得超过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