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业限制的期限确定如何认识竞业限制的期限
一、竞业限制的期限如何确定
首先,竞业限制条款虽然是约定条款,但是是一种特殊的合同,其签约双方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在谈判别能力上则存在巨大不同,为了平衡这种不同,法律为劳动合同设定了基准规范,劳动合同当事人约定的内容只能高于这些基准规范,而不能低于它们。这意味着劳动合同的内容不能由当事人双方随心所欲的拟定。《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竞业限制的期限由劳动合同当事人约定,最长不得超过三年,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约定竞业限制的,不得再约定的提前通知期。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这一规定,竞业限制的期限在不超过法律规定的三年期限内,可以自由约定。
其次,任何秘密都不是永恒的,只是有些保密时间长些,有些保密时间短些。在21世纪的今天,信息传播的速度如此之快,任何秘密都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散布开来,变成一般的信息。而且商业秘密也从来就不是绝对的秘密的,老板、高级管理人员、员工、甚至客户都可能接触到,这些人也就都可能成为泄密者,一旦秘密被泄露,也就不成为秘密,不需要保守了。因此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必定得过长,而且一旦秘密被泄露,竞业限制义务也即终止。《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商业秘密进入公知状态后,保密条款、保密协议约定的内容自行失效。”
再次,用人单位出于给付补偿金的考虑,也不会将竞业限制的期限规定得过长,毕竟凭空付出的补偿金只是为了保守自己也许并不值这么多钱的秘密。
二、怎么认识竞业限制的期限?
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在确定竞业限制的时候都会考虑以上几点,尤其是该商业秘密在市场竞争中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持续的时间和员工掌握该商业秘密的程度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商业秘密的类型和性质不同,其保密期也不同,因此用人单位可以与员工协商确定竞业限制的期限。只要上述约定不超过法律法规规定的最长竞业限制期限,并且给予劳动者合理的补偿即可。但各地对于竞业限制的最长期限有不同的规定。比如说,《省技术秘密保护条例》、《市技术秘密保护条例》和《市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规定,竞业限制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年,《市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规定,竞业限制的期限根据员工涉及的技术秘密密级、所处保密岗位或者受到的特殊训练等情况而定,一般为2至5年;超过5年,应当经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批准。
总之,竞业限制协议中没有约定的,竞业限制的期限是2年。但是不管竞业限制期有多长,一旦商业秘密被公开,成为公知的信息,竞业限制条款就自然失效,员工不再受竞业限制条款的约束。
约定竞业限制费按年度支付的有效性及相关的法律规定。文中指出,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如未约定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后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竞业限制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两年,且适用范围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等负有保密义务
负有竞业限制的员工的举证责任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员工在提出竞业限制申请时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包括竞业限制协议和履行情况等证据。用人单位掌握相关证据时应当提供,否则承担不利后果。申请仲裁时需提交书面申请或口头申请,并遵守竞业禁止期限规定,期限不得超过两年
甲乙双方基于公平、平等、互利原则订立的合作协议。协议规定了合作时间、合作方式、合作分工、利润分配、技术市场保密等相关条款。双方合作经营某一项目,明确出资方式和比例,设立项目管理会,规范项目运行和决策流程。同时,对利润分配、保密及竞业禁止等方面作出约定
原告与被告之间劳动纠纷的仲裁裁决。裁定书中涉及了原告与被告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竟业禁止条款的有效性争议、适用劳动合同法的争议以及违约金的裁定等内容。仲裁委员会认为《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中的部分条款违反法律规定,判定协议中的部分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