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的认定 > 新员工劳动关系转入的流程是什么

新员工劳动关系转入的流程是什么

时间:2025-01-26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3551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用人单位招聘的时候,都希望能招聘到有经验的劳动者,而有经验的劳动者一般是从其他用人单位跳槽的,进入新的用人单位后需要转移社保关系,那么新员工劳动关系转入的流程是什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新员工劳动关系转入的流程是什么

一、入职准备

在新员工入职之前,需要准备以下证件:

1、一寸免冠照片3张;

2、身份证原件或户口复印件;

3、学历、学位证明原件;

4、资历或资格证件原件;

5、与原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

6、体检合格证明。

二、入职报到

1、人事中心向新员工发放《面试评估表》,并办理入职手续:

(1) 员工填写《员工登记表》,并交验各种证件:一寸免冠照片3张、身份证原件或户口复印件、学历、学位证明原件、资历或资格证件原件、与原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体检合格证明;

(2) 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保密协议、职位说明书;

(3) 建立员工档案、考勤卡(管理卡);

(4) 介绍公司情况,引领新员工参观公司、介绍同事;

(5) 将新员工移交给用人部门。

2、用人部门负责的工作:

(1) 部门领班负责发放考勤卡、管理卡、工具箱、工衣柜等一系列工作物品,介绍并帮助熟悉工作环境;

(2) 制定专人作为新员工辅导员,介绍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例如行政部由领班负责新员工辅导、培训等工作,理疗部有技术老师负责新员工辅导、培训等工作。

三、入职手续

1、填写《员工履历表》;

2、发放向新员工介绍公司情况及管理制度的《制度汇编》,使其具备基本公司工作知识,要求其通过公司内部网络了解进一步情况;

3、按照《新员工入职手续清单》逐项办理入职手续;

4、确认该员工调入人事档案的时间;

5、向新员工介绍管理层;

6、带新员工到部门,介绍给部门总经理;

7、将新员工的情况通过E-mail和公司内部刊物向全公司公告;

8、更新员工通讯录;

9、签订《劳动合同》。

四、入职培训

1、组织新员工培训;

2、相应职能专业技术培训;

3、相应规章制度的培训。

五、转正评估

1、转正是对员工的一次工作评估的机会,也是公司优化人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转正对员工来说是一种肯定与认可,转正考核流程的良好实施,可以为员工提供一次重新认识自己及工作的机会,帮助员工自我提高;

3、一般员工的转正由用人部门和人事部进行审批并办理有关手续;

4、新员工工作满实习期时,由人事部安排进行转正评估。员工对自己在试用期内的工作进行自评,由直接经理对其进行评估。直接经理的评估结果将对该员工的转正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六、入职结束

新员工根据《新员工报到工作单》要求,待各项工作落实后,于试用期结束时,将此表签字后,归档人力资源中心。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在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用工单位辞退员工是否应该支付补偿金

    用工单位辞退员工是否应该支付补偿金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工单位是否应支付补偿金取决于辞退的合法性。同时还介绍了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年休假的天数以及用工单位违法辞退员工的处理方式。

  • 试用期怀孕公司可以辞退员工吗

    试用期内怀孕的公司员工是否可以解雇的问题。我国法律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间,用人单位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和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同时,国家对孕期女职工给予法律保护,禁止用人单位在职工怀孕期间解除劳动关系,非法解雇将面临赔

  • 劳动合同中的聘任和解聘问题

    劳动合同中的聘任和解聘、加班费、保密条款和竞业限制条款等问题。对于高级管理人员的聘任和解聘需符合公司法规定的程序,并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区分于普通员工的合同。同时,需注意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的加班费问题,并在合同中解决。此外,为防止商业秘密泄露,需增加保密

  • 工地偷卖铜线的法律处理

    工地偷卖铜线行为的法律处理。根据我国法律,这种行为属于违法犯罪,用人单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可能采取行政处分如开除等。处理员工违纪问题时,公司需遵守法律规定,事先公示处罚方式,不能随意开除员工。员工因工作失误造成损失,只有在重大过失或故意情况下才需赔

  • 被降职离职后的补偿问题
  • 加强员工购买社保的宣传及劳动合同法等法规的规定
  • 股权转让员工如何赔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