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通过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关系、合同期满解除劳动关系以及达到解除条件的情况,劳动关系的终止日期应当是协商一致的日期、合同期满的日期或者达到解除条件的日期。
2、对于雇主因为劳动者违反纪律等劳动法第25条规定的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这属于雇主行使单方解除劳动关系的权利。只要雇主合法地行使法定解除权,并且解除通知到达劳动者,该解除行为即产生法律效力。因此,单方解除劳动关系的日期可以是解除通知到达劳动者的日期。
3、根据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关系。劳动者应当依法行使该权利,劳动关系的解除应当在书面通知雇主满30天后生效。如果未以书面通知雇主,或者未满30天,劳动关系不会被解除。
1、从雇主的角度来看,劳动关系终止的原因包括:雇员严重违纪;雇员缺乏胜任工作的能力和资格;组织进行裁员;继续雇佣雇员将违反法律规定;其他实质性原因。
2、从雇员的角度来看,劳动关系终止的原因包括:因年龄或健康原因(如精神病)而退休;因各种原因辞职,包括接受新的雇佣合同或移民;雇主违反合同;死亡。
需要指出的是,劳动关系的终止并不意味着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完全消失,某些特定内容在劳动关系终止后仍需继续一定时间。
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关系时的伤残鉴定结论及其补偿待遇。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七级至十级的劳动者在合同终止或本人提出解除合同时,可获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劳动者需按流程进行伤残鉴定和赔偿,包括申请工伤鉴定、享受
李先生与机电中心之间的劳动合同纠纷案。李先生在试用期内被机电中心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关系,引发争议。法院依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认为机电中心未提供有效证据证明李先生存在所述解除事由,且未履行合法解除程序,因此判定机电中心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同时
员工安置问题与企业损失的关系。员工安置不当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关于停产停业损失,不同地区有相关规定,包括员工安置费用。直接解除劳动关系需按照劳动法补偿。然而,实践中存在员工要求解除劳动关系并寻求经济补偿的问题,一刀切的基本生活补助无法解决问题。
招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包括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告知义务并需留下书面证据,招聘广告中不得存在就业歧视,以及求职者可能出现的弄虚作假情况。用人单位需仔细审查求职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工作经历等情况,以避免招聘童工、未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以及不能胜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