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企业在拆迁过程中享有相应的补偿权利。
1、房产、建筑物的补偿
企业经营性用房包括工业厂房、仓库、住宅和办公房等。补偿面积以相关房产证明登记的建筑面积为计算标准,无法办理证明的可通过实际丈量确定。补偿应考虑到被征收房屋及建筑物的区位、用途、建筑结构、新旧程度、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和土地使用权等因素。补偿对象限于房屋产权人,对于企业承租人,只能获得自建地上物的补偿。
2、土地的补偿
企业拆迁涉及到土地的补偿问题,需要考虑土地性质的差异。对于国有土地上企业的拆迁,目前《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没有明确规定。各地在拆迁时,通常将土地补偿与房屋、建筑物的补偿计算合并进行。对于集体土地上企业的拆迁,则按评估价格进行补偿。对于企业承租人,需根据证书或租赁合同确定土地补偿的依据。
1、不可移动设备的损失补偿
补偿标准应按设备使用年限进行折旧或重置市场价格计算,对所有权人进行补偿。
2、可移动设备的搬迁费、安装费的补偿
具体补偿标准根据当地搬迁费标准或实际发生额计算,包括拆卸费用、运输费用、安装费用、调试费用等。设备供应商应提供报价和证明文件。
对于因征收房屋而导致的停产、停业损失,具体补偿标准根据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产停业等因素确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不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律师可争取合理的停产停业损失补偿。
停产停业损失补偿包括实际损失和预期利润损失。实际损失主要包括原材料、半成品等物品的损失和订单违约损失补偿。订单损失需提供正式法律文书证明,以判决书为最高证明效力。预期利润损失指根据往年情况,企业可期待的利润。被拆迁企业需证明投资数额和近几年平均合理利润,结合剩余经营期限计算预期利润损失。
针对员工的补偿,法律没有具体规定,各地制定了相应的规定,但有些地方尚未明确规定。律师可争取相应的补偿。在企业搬迁时,一般需支付停工期间的工资和社保费用。对于停止经营的企业,需按《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等费用。
在拆迁过程中,拆迁人常采取速迁奖励的方式,鼓励被拆迁人尽早签订拆迁安置补偿协议,让其搬出拆迁范围。奖励费用的金额由拆迁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也可由相关方协商确定。其他损失包括实验室、无菌车间、包装车间等特殊厂房的验证费,以及广告投入尚未回收成本的损失。
无证房屋拆迁补偿比有证房屋低的问题。对于无房产证的合法建筑,如果当事人对补偿不满意,可以选择不签订征收补偿协议,并提起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文章还介绍了拆迁补偿协议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无效判定规则。
拆迁时城管关于房屋拆除的权力范围,强调在房屋拆迁过程中,城管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如违法建筑和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中才能参与拆除工作。同时,文章还讨论了政府强制征地的合理性,指出虽然国家可以强制征地,但必须遵循法律程序,并保障农民的知情权。
村里荒山荒地被征收时的补偿问题。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征收集体土地应给予补偿。若未补偿,村民可申请行政诉讼。代征地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权能。村民的财产权益受法律保护,不得侵犯。
征地拆迁过程中不签署协议是否违法的问题。依据现行法规,未经授权,行政机关不得私自强制拆除,征收房屋需先签署补偿协议。农转非过程中仅征地不拆迁是合法的,需依法审批和补偿,保护农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