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事实劳动关系 > 劳动法有哪些基本原则

劳动法有哪些基本原则

时间:2024-03-10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3998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劳动法基本原则

劳动法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而制定的法律体系。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劳动是公民的权利

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享有从事劳动的权利。这包括以下方面:

(1) 就业权和择业权:公民有权依法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职业和用工单位。

(2) 就业保障:公民有权利用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各种就业保障条件,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增加就业机会。

(3) 用人单位的职责:企业应平等录用符合条件的职工,加强提供失业保险、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等方面的职责。

(4) 国家的保障:国家应为公民实现劳动权提供必要的保障。

2. 劳动是公民的义务

劳动作为公民的义务,是由劳动尚未普遍成为人们生活首要需要和社会主义固有的反剥削性质所引申出的要求。

3.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

劳动法在保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同时,偏重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体现劳动者的权利本位和用人单位的义务本位。具体原则包括:

(1) 偏重保护和优先保护:劳动法优先保护劳动者利益。

(2) 平等保护:全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劳动法的保护,特殊劳动者群体得到特殊保护。

(3) 全面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无论在劳动关系的缔结前、缔结后或终结后都应得到保护。

(4) 基本保护:对劳动者基本权益的最低限度保护。

4. 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旨在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双重价值取向,包括宏观配置和微观配置:

(1) 劳动力资源宏观配置:即社会劳动力在全社会范围内各个用人单位之间的配置。

(2) 劳动力资源微观配置:处理好劳动者利益和劳动效率的关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张某与公司劳动纠纷案件分析

    张某与公司之间的劳动纠纷案件。张某在公司工作期间遭遇调岗降薪问题,并面临公司解除合同的争议。庭审实录中,双方就张某是否自动离职、是否应按照工程师的工资标准补足工资差额、保险缴纳及加班工资等问题展开辩论。张某及其律师提出了相应的反驳意见。

  • 关于调岗的法律解析

    关于调岗的法律解析,详细说明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调岗的情形以及用人单位法定单方对劳动者调岗的情形。在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用人单位可以变更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调岗。此外,对于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不能胜任工作的情况,用人单位可以调岗,这些情况

  • 委托招生合同

    委托招生合同的内容,包括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招生成果的确认以及其他相关规定。甲方委托乙方开展招生工作,乙方负责宣传、培训、考试等工作,双方需保密协议内容,并就招生成果的确认和报酬计算做出约定。合同为一式两份,有效期限为一年,可续签,如有未尽事宜双方

  • 劳动法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

  • 员工离职后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
  • 不胜任工作的认定及法律要求
  • 劳动法有哪些基本原则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