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教师是属于编制职工的,并不是不能辞退的,教师出现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等的情形时,是可以解聘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第三十七条 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国家教委有关文件的规定,受理教育申诉的主管机关对受理的申诉案件,应当进行全面的核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处理决定:
(1)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的管理行为符合法定权限和程序,适用法律法规正确、事实清楚,可以维持原处理结果;
(2)对于被申诉人不履行法律、法规的,可以责令其限期改正;
(3)管理行为的一部分有违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或处理决定事实不清的,可变更不适当部分或责令学校重新处理;
(4)管理行为违反法律法规的,可撤销其原处理决定。其所依据的内部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相抵触的,可责令学校进行修改或废止。
受理申诉的主管部门逾期未作处理的,或者久拖不决的,其申诉内容涉及人身权、财产权以及其他属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申诉人可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行政机关作出申诉处理决定后,应当将申诉处理决定书发送给申诉当事人。申诉处理决定书自送达之日起发生效力。申诉人对申诉处理决定书不服的,可向原处理机关隶属的人民政府申请复核。其申诉内容直接涉及人身权、财产权及其他属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可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申诉人在自动撤回申诉或者接到受理申诉机关的正式处理后,不得就同一事实和理由再次提出申诉申请。
教育申诉制度虽然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的立法都还亟待完善,但这项制度的确立,又为教师、学生等处于弱势地位的教育主体提供了一条获得行政救济的途径,也促进了我国教育行政救济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当教育申诉途径不能完全满足教师、学生获取行政救济的需要,或者教师、学生对主管部门作出的申诉处理不服时,法律还为我们提供了其他救济的途径。
实习期员工辞职的法律规定及辞职实例。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不同期限的劳动合同有不同的试用期时长规定,且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是双向选择的表现,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实习员工因缺乏成就感等原因提出辞职时,需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并
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中关于劳动合同解除时的工资结算问题。规定要求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一次性付清工资,而时间节点不必是当天。当用人单位破产时,劳动者有权获得工资支付优先清偿权。此外,用人单位不能随意克扣劳动者工资,只有符合规定的情况下
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申请书的书写要点与注意事项。文章详细描述了甲方与乙方的基本信息和终止劳动关系的协议要点,包括合同终止的时间、补偿金的数额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企业辞退员工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的制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包括理由说明、解除时间明确、事实清楚、文
《劳动合同法》对于员工应对单位的调岗行为的法律规定和应对方式。调岗调薪需与员工协商一致,除非员工患病或非因公受伤等特殊情况。调岗必须证明员工不能胜任原工作,并需明确绩效考核制度。劳动合同的订立需遵循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员工不必服从用人单位任意的调岗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