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口头解雇员工属于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即非法解雇。劳动者在这种情况下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包括:
关于员工被迫辞职是否有权获得补偿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提供劳动条件,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金,并可支付赔偿金。
因此,如果是用人单位违约导致劳动者被迫辞职,用人单位不仅不能免除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义务,还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针对目前企业逼迫员工辞职现象日趋严重,有关人士建议设立"推定解雇制度"。该制度旨在防止企业通过改变雇员的基本工作条件来迫使员工离开企业,如调换岗位、下放基层、降低待遇、长期出差、明升暗降等手段。如果雇员不愿意接受而辞职,这等于是被雇主变相解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雇主既没有正当理由解雇,又没有提前通知,雇主需要承担逼迫员工自动辞职的行为所导致的赔偿责任。
因此,如果在劳动法中增设此制度,企业逼迫员工辞职的行为将会减少,员工的职业稳定性将会增加。
员工因违反公司规定造成重大损失而被辞退的合法性,以及公司无理由辞退员工的解决途径。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违反公司规章制度造成重大损失时,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对于公司无理由辞退员工的情况,员工可以通过协商、劳动争议调解、投诉反映、劳动仲裁和法院诉讼
试用期降薪的违法性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在试用期结束后降低员工薪资是违法行为。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得低于最低标准。用人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此外,辞退员工时也需注意告知录用条件
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中关于劳动合同解除时的工资结算问题。规定要求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一次性付清工资,而时间节点不必是当天。当用人单位破产时,劳动者有权获得工资支付优先清偿权。此外,用人单位不能随意克扣劳动者工资,只有符合规定的情况下
我国《劳动合同法》关于单位辞退员工的法定事由。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具备如劳动者患病、无法胜任工作等法定事由,并在提前通知或支付代通知费后方可解除。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应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