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员解除合同有经济补偿吗
时间:2024-03-07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退休人员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问题的法律适用
一、退休人员的劳动关系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时,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然而,根据《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退休人员并不被视为劳动者,因此在发生用工争议时,应按劳务关系进行处理。
二、退休返聘人员的聘用协议解除
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若干问题的请示》的复函》,与退休返聘人员解除聘用协议的情况并不适用劳动合同法关于经济补偿的规定,因此通常情况下是没有补偿的。
三、退休人员解除聘用合同的赔偿问题
退休人员与用人单位建立用工关系后,解除聘用合同时,退休人员无法依据劳动合同法主张经济补偿。然而,如果聘用协议明确约定了解聘后的赔偿问题,退休人员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主张自己的权利。因此,对于退休人员解除劳动合同赔偿的问题,不适用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法等法律规定。如果在解除合同赔偿问题上存在争议,应当通过提起民事诉讼来解决。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保障公益岗位合同解除的法律依据
劳动保障公益岗位合同解除的法律依据,包括劳动合同期满或出现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的情形、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的公益性岗位、以及劳动合同终止的其他情形等。在公益岗位上,劳动合同不适用关于无固定期限和经济补偿的规定。
-
试用期满如何解除合同
劳动合同解除的相关情况。其中,甲方可以解除合同的多种情形,包括乙方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违反规章制度、失职营私舞弊等。乙方也可以在某些情况下解除合同。同时,甲方需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此外,还提到了甲方不得依据某些规定解除合同的情形。
-
劳动法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
-
员工离职后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
员工离职后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问题。员工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并书面递交辞职信。在离职后,员工必须办理工作交接,否则企业有权暂扣工资。虽然扣留档案和社保不符合劳动法规定,但企业可能会采取相应措施。因此,离职时应谨慎处理各项工作事宜以避免纠纷。
-
企业裁减员工的条件
-
2020年离职赔偿金标准
-
员工离职不签解除合同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