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假期间如被强行辞退,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以要求赔偿不少于2个月的工资。在此期间,雇主还需按照标准支付病假工资。此外,根据工龄补偿规定,每满1年工龄补偿1个月工资,最高补偿12个月工资。
病假期间的工资计算公式为:底薪/21.75天*病假系数。
根据劳动法及相关解释的规定,职工患病且医疗期超过6个月的,其病假工资按以下标准发放:
(一) 连续工龄不满10年的,发放本人工资的60%;
(二) 连续工龄满10年不满20年的,发放本人工资的65%;
(三) 连续工龄满20年及以上的,发放本人工资的70%。
对于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的职工,企业还需支付疾病救济费:
① 连续工龄不满1年的,支付本人工资的40%;
② 连续工龄满1年不满3年的,支付本人工资的50%;
③ 连续工龄满3年及以上的,支付本人工资的60%。
在以下情况下,职工请假时间过长时,不应享受带薪年假:
(1) 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
(2) 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
(3) 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
(4) 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
(5) 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
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在病假期间,雇主不得辞退患病员工。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的时限,期间雇主无权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职工的实际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
1. 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医疗期为3个月,5年以上的为6个月;
2. 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医疗期为6个月,5年以上10年以下的为9个月,10年以上15年以下的为12个月,15年以上20年以下的为18个月,20年以上的为24个月。
离职补偿金的计算方式。按照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离职补偿金依据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补偿标准取决于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同时,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行为违法,应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以保护劳动者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
员工离职后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问题。员工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并书面递交辞职信。在离职后,员工必须办理工作交接,否则企业有权暂扣工资。虽然扣留档案和社保不符合劳动法规定,但企业可能会采取相应措施。因此,离职时应谨慎处理各项工作事宜以避免纠纷。
企业裁减员工的条件及相关法律规定。企业需在满足一定条件并向工会或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方可裁减人员。裁减员工时,应优先留用特定人员。同时,公司裁员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修订草案扩大了工会会员身份的条件范围,保障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企业在招聘员工后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