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规定,公司和员工均享有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
在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公司人事处应当将解除劳动合同的事由通知工会,并征求工会的意见。在研究工会的意见后,公司将作出处理决定,并将处理结果通知工会。
公司人事处将安排相关员工办理工作交接。
在员工完成工作交接后,财务科应当结算并支付该员工的薪资。如果是公司方提出解除合同,则还应当结算并支付该员工的经济补偿。
完成上述流程后,劳动合同按双方约定解除。
将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送达给劳动者,可以采取直接送达、登报、公告送达等方式。必要时,可以考虑以公证的方式办理送达事宜,确保送达问题的可靠性。
解除劳动合同时,由人事处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并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将解除劳动合同的文本原稿、原电子档案以及劳动者违反劳动纪律的证据存档备案,至少保存两年。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互相协商,在彼此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效力。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但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被解除的劳动合同必须是依法成立的有效的劳动合同。
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必须是在劳动合同依法订立生效之后,但尚未全部履行之前。
双方在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可以不受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终止条件的限制。
甲方和乙方之间的劳动合同解除协议。双方协商一致同意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并明确了解除时间、工资支付、社保缴纳、经济补偿金支付等事项。乙方自愿放弃其他诉求,协议经双方签字或盖章后生效。
《劳动法》第28条规定的经济补偿。该补偿根据劳动法的不同条款及具体情况而异,包括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给予的经济补偿,违反工资支付规定的补偿办法,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补偿方式等。根据不同的劳动合同解除情况,如协商解除、因病或非因工负伤解除等,经济补
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中关于劳动合同解除时的工资结算问题。规定要求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一次性付清工资,而时间节点不必是当天。当用人单位破产时,劳动者有权获得工资支付优先清偿权。此外,用人单位不能随意克扣劳动者工资,只有符合规定的情况下
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一经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未经解除不得随意跳槽。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需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如劳动者违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相关费用并承担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