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与郯城**食品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根据合同约定,小张在试用期为2个月,担任仓库保管员,月工资为600元。试用期满后,双方对工作表现感到满意,继续履行合同。
2009年7月,由于**食品公司负责运送食品的员工离职,导致缺少送货人员。为了解决问题,公司决定将小张调至送货部门工作,并直接通知了小张。然而,小张不同意这一安排。他认为根据合同约定,他的工作是仓库保管员,他一直认真负责,并多次受到奖励。他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因此拒绝到送货部门上班。
**食品公司认为,调动员工工作岗位是企业行使用人自主权的正当行为,小张必须服从。如果不服从调动,公司将依据小张违反劳动纪律的情况给予处分。
小张坚持自己的意见,拒绝工作,时间长达15天。公司遂以小张连续旷工为由解除了他的劳动合同。小张不服,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
仲裁委员会认为,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根据劳动合同约定,小张的工作岗位是仓库保管员。公司未与小张协商,单方面变更合同约定的工作岗位是违法行为。
尽管小张以不上班的方式来抵制公司的违法行为,这种方式不妥。然而,小张的行为主要原因是公司先违约,因此不能认定小张15天未上班属于无故旷工。
仲裁委员会裁决撤销**食品公司解除小张劳动合同的决定,要求双方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并恢复小张的原工作岗位。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岗位变更的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形下可以变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如发生事故或灾害、生产工作需要等。劳动合同明确约定工作岗位的情况下,变更需与劳动者协商。未明确约定工作岗位时,用人单位有用人自主权。
员工不胜任现有工作岗位时,企业是否有权调岗及相关约束和原则。企业虽有单方调岗权利,但需遵守证据充分、岗位合理适应等约束,并遵循劳动合同变更的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调岗包括薪酬变动,必须有明确的岗位职系和薪酬对应标准,并书面确定新的岗位和报酬标准。
临时工猝死的赔偿问题及相关法律规定。根据相关法律,如临时工在工作过程中猝死,属于工伤情形,用人单位需申请工伤认定并由工伤保险赔偿。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工伤情形的具体标准,包括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等。同时,职工因工死亡时,其近亲属可领取丧葬补
《劳动合同法》对于员工应对单位的调岗行为的法律规定和应对方式。调岗调薪需与员工协商一致,除非员工患病或非因公受伤等特殊情况。调岗必须证明员工不能胜任原工作,并需明确绩效考核制度。劳动合同的订立需遵循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员工不必服从用人单位任意的调岗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