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劳动合同中应约定变更条款。
由于调岗调薪涉及合同的变更,因此在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时,应在合同中约定变更条款,以便日后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变动需要人事调整时,依法对劳动者的岗位和薪酬进行调整,避免引发劳动争议。
其次,变更合同约定应签书面协议。
《劳动合同法》第35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法律专家认为,由于劳动合同法对于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有明确的规定,而调岗调薪必然涉及到变更劳动合同中关于岗位和薪酬的约定,因此企业应在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签订书面变更协议并留存备案。
第三,依法建立完善的劳动规章制度。
《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第十九条:“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归纳起来,一个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以下三点:
一、规章制度必须通过民主程序制订;
二、规章制度不能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
三、规章制度必须向劳动者公示。
《劳动法》关于岗位变更的法律依据。当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时,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调整工作岗位。如协商无果,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劳动者。对于调岗时的薪酬调整,需双方协商一致。劳动者不
哺乳期内调岗的合法性问题。用人单位在调岗时需与员工商量并得到同意,遵守《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工资、辞退或解除合同。女职工不同意调岗时,应继续执行原岗位。调岗需符合生产经营需要、工资水平相当、无侮辱性和惩罚性,不
公司对员工进行调岗调薪的法律程序。公司需确认调薪内容并遵循法定程序,以书面形式发出变更合同意向,与员工达成一致并取得书面确认,最后提供变更后的劳动合同。员工若认为调岗调薪不合理,可准备相关材料并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调薪调岗一直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焦点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变更劳动合同需要双方协商一致,并采用书面形式。然而,在实践中,劳动合同变更的原因复杂多样,如何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体现用人单位的自主管理权,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本文通过一个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