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外包是一种经营形式,被法律定义为“承揽”,与劳务派遣在本质上有着明显区别。劳务外包是指企业将部分业务或职能工作内容发包给相关机构,由其自行安排人员完成相应的工作。劳务派遣则是指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将派遣人员用于用工单位安排的工作。
1.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务派遣适用劳动合同法,劳务外包适用合同法。
2.劳务承包单位的资格要求不同:劳务承包单位可以是个人、法人或其他实体,但不建议发包给个人,因为个人外包可能被视为劳动关系;劳务派遣单位必须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公司法相关规定设立,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两百万元。
3.劳动者管理责任主体不同:劳务外包中,发包企业不直接对劳务承包单位的员工进行管理,工作组织形式和工作时间由劳务承包单位自行安排;劳务派遣中,劳务派遣单位的员工必须按照用工单位确定的工作组织形式和工作时间进行劳动。
4.合同标的和费用结算方式不同:劳务外包按照劳务承包单位完成的工作量和事先确定的劳务单价进行结算,合同标的一般是“事”;劳务派遣按照派遣的时间和费用标准以及约定的派遣人数进行结算,合同标的一般是“人”。
5.违法后果不同:劳务发包单位对劳务承包单位的员工不承担任何责任;劳务外包违约人除承担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外,还适用民事赔偿责任;劳务派遣中,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按劳动合同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1.合同名称和明确说明:合同名称必须明确指明是劳务外包合同还是劳务派遣合同。
2.明确合同标的和结算方式:明确合同的标的是“事”还是“人”,以及费用的结算方式是工作量还是服务时间。
3.明确劳动者的管理责任主体:劳务外包合同可以要求劳务承包单位遵守发包单位的安全管理和规章制度,但要明确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内容安排由承包单位自行负责;劳务派遣合同中,用工单位要求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在派遣协议中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劳务派遣单位应向被派遣劳动者告知派遣协议的内容。
4.约定税收财务处理:劳务外包合同中要说明劳务费用税收的处理,可以约定企业支付的费用是含税价,要求承包单位提供发票;劳务派遣合同中要说明劳动者的工资税收由劳动者自行负担,同时可以约定税收和发票处理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劳动合同法》第94条的规定,个人承包经营违反本法规定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因此,企业在劳务外包时最好选择法人实体作为承包单位,以降低风险。
甲、乙双方就甲方将部分生产项目分包给乙方达成的外包服务协议。协议内容包括甲方选择乙方为其产品外包加工方,乙方负责生产运作和保证产品质量,合同期限及劳务费用的结算方式,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等。此外,还涉及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和续订等事项。
不同工程劳务分包企业的资质标准,包括木工作业分包企业、砌筑作业分包企业和抹灰作业分包企业的资质标准。不同企业有不同的资质等级要求,包括注册资本金、技术负责人和作业人员的数量和等级、劳务分包合同额等。不同资质等级的企业有不同的业务承包范围。
劳务挂靠协议的相关内容。协议包括劳务挂靠人员的招录与变更、劳务费用、工伤事故处理、劳务挂靠协议的期限、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和其他等方面。甲方可自行招录或委托乙方招聘劳务挂靠人员,并需遵守合同规定处理劳务纠纷、工作事故或工伤等。合同期满可顺延,但需提
劳务合同和外包合同有以下几个区别:一、签订的对象不同,劳动合同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直接签订,而劳务派遣合同由劳动者和派遣公司签订,再由派遣公司派遣到实际用人单位工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