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停止工作或缩短工作时间时,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的工资。因此,工资应当按照正常标准进行发放。
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八条的规定,在高温天气期间,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合理的措施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一、根据气象台发布的预报气温,用人单位应当调整工作时间,但在紧急处理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的情况下除外。具体规定如下:
二、在高温天气来临之前,用人单位应当对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对于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调整其作业岗位,并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
三、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期间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也不得安排他们在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
四、如果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或缩短工作时间,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的工资。
关于高温津贴的具体发放标准和时长,各省份存在差异。全国其他省市一般采用月度或日度两种发放标准。
按月发放的地区中,山西、江西等省份的高温津贴金额最高,每月为240元,浙江省为225元,而山东省的津贴最低,为每人每月120元。
按天发放的地区中,天津的标准最高,为每天24元,而贵州的标准最低,为每人每天8元,相差2倍。
多数东部地区的高温津贴发放标准较高,而西部地区的一些省份发放标准较低。
农民工工资支付的法律要求。用人单位需向农民工提供工资清单并建立书面支付台账,遵守《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规定。工资条对农民工而言十分重要,可核对工资、个税及五险一金等信息,并确认是否按劳动合同规定时间发放。
劳动者提前辞职的通知期限和工资问题。劳动者应按法律规定提前30天递交辞职报告,雇主不可因此克扣工资。单位压缩工资若是为了限制劳动者离职或作为押金则不合法。用人单位存在克扣、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时,劳动者可寻求劳动监察部门解决,并依法维权。《中华人民共和
离职后工资拖欠的问题。公司暂缓发放工资并不构成违法,但必须在一定时间内支付。扣工资的行为违法。劳动合同中的违约金条款需符合法律规定,劳动者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需承担违约金。劳动者有权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并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用人单位不得随意约定劳动者承担违
公司口头解除合同后不发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如何维权的问题。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劳动者合法工资,如未支付则违法。劳动者可通过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如仲裁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权。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资支付暂行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