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条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有义务向被派遣劳动者告知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劳务派遣单位不得扣留用工单位根据协议应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同时,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
根据劳动部门规定,校内学生在业余时间从事勤工助学不被视为就业,也不构成劳动关系。因此,在勤工助学期间,如果发生工资支付纠纷或其他争议,学生和用工单位可以向人社部门寻求调解。如果调解无果,双方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为避免发生纠纷,建议学生在寻找暑假工作时,通过合法渠道了解用工信息,并选择规范的用人单位。同时,学生应主动与用人单位订立勤工助学协议,明确约定工作时间、内容、报酬和支付方式等,以减少日后可能发生的争议。虽然勤工助学期间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并不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无需为学生购买社保,但学生可以要求用人单位为自己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由于实习生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实习生的合法权益在实践中容易受到侵害。因此,签订一份完善的实习协议非常重要,这份协议可以成为处理纠纷时的重要依据。为了充分保护实习生的合法权益,实习协议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实习协议应明确约定实习期间的工作时间不超过每日8小时。如果因特殊情况需要超过8小时工作,实习生应按照加班工资的计算方式获得报酬。
实习协议应约定实习期间向实习生支付合理的实习报酬,并明确拖欠实习报酬的责任。
实习协议中应明确约定实习生发生伤亡事故时的处理方式。为保护实习生的权益,可以约定按照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支付伤亡待遇,以避免因法律依据缺失而导致实习生权益受损。
实习协议应明确约定实习期间产生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
实习协议可以约定友好协商和诉讼的处理方式,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纠纷。
劳动者提前辞职的通知期限和工资问题。劳动者应按法律规定提前30天递交辞职报告,雇主不可因此克扣工资。单位压缩工资若是为了限制劳动者离职或作为押金则不合法。用人单位存在克扣、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时,劳动者可寻求劳动监察部门解决,并依法维权。《中华人民共和
公司口头解除合同后不发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如何维权的问题。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劳动者合法工资,如未支付则违法。劳动者可通过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如仲裁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权。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资支付暂行条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属于一种情形。根据劳动者在该单位工作的年限,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标准为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则需要以经济补偿为基础支付双倍赔偿金。
雇佣合同是受雇人为雇佣人提供服务的合同;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确定劳动关系的劳动用工合同。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